上海高校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的学科数增至87个
对国内高校而言,今年是“双一流”建设的关键之年。新年伊始,一张张上海高校学科建设的亮丽成绩单接踵而来。
据上海市教委最新统计:截至2018年1月,上海高校进入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 全球排名前1%的学科数,由2012年初的52个增至目前的87个。其中,上海交通大学的工程学已经跻身ESI前万分之一学科,为上海高校带来“零”的突破。
第四轮全国学科评估结果显示,上海高校近50%的在建学科达到全国前30%的水平,20%的在建学科达到全国前10%的水平。这一轮评估中,上海获得A类(即全国排名前10%)学科数量仅次于北京。
过去五年,上海高校每年获得国家“科技三大奖”的数量,都占全市获奖总数的50%左右,其中牵头完成的获奖项目占全市牵头完成获奖项目的约60%……
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学科建设水平整体提升,努力打造“高峰凸显、高原崛起”的学科生态。可以说,这几张成绩单所折射的,正是上海高校近年来“苦练内功”的成效。
从“国内一流”迈向“世界一流”,服务国家战略的导向更明确
在不久前结束的第四轮全国学科评估中,复旦大学的政治学、上海交大的机械工程、同济大学的土木工程、华东师大的教育学等一批学科不负众望,获得了“A+”档(即前2%或前两名)。这些学科,个个都是这些沪上高校的王牌学科。
王牌何以成为王牌?记者发现,过去五年,这些学科都在进一步扎根中国大地,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抢占学术制高点的科研导向更加明确。
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上海已初步确定建设18个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其中,由上海交大与临港管委会共同创立的上海临港智能制造研究院,是先期启动的六大功能型平台之一,由上海交大的机械工程学科提供核心技术支撑。根据计划,该研究院将集聚国内外智能制造领域优势资源,打造具有国内影响和国际知名度的智能制造前沿关键基础平台。
瞄准促进国家行业产业技术进步,华东理工大学的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这两年一直出产“获奖大户”:相关项目先后获得2015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1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5年上海市首个技术发明特等奖等奖项。这里不仅诞生了系统的气流床煤气化技术理论体系,引领国内煤气化技术的发展,也是国际上唯一一家同时拥有两类不同原料形态气流床煤气化产业化技术的研究机构。
聚焦“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战略,上海体育学院的体育学专业发展势头强劲。去年,国家体育总局与上海市政府共建的国家兴奋剂检测第二实验室落户于此。该实验室的建立,将很大程度提高中国反兴奋剂领域的研究水平。
比“A+”等级更亮眼的,是高质量的成果和人才
重大成果涌现,一流人才辈出。几乎每一个在此轮全国学科评估中收获“A+”等级的学科,都能提炼出这两个“关键词”。
潜心基础理论研究,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服务,过去几年,复旦大学政治学学科在人才队伍建设和高水平科研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据悉,该学科是自2014年以来全国政治学学科点唯一一个连续三年收获“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的学科,目前“长江学者”顶尖人才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另外,在2016年度公布的上海市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中,该学科获得25项奖励,占复旦大学获奖励数的近四分之一,在上海同类学科中遥遥领先。在2015年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中,该学科获得七项优秀成果奖,位居全国同类学科第一。
在同济大学,由该校土木工程学院教授李杰领衔完成的“结构抗灾可靠性设计的概率密度演化理论”,在土木工程、机械工程、航空航天工程、海洋工程和船舶工程等多个学科领域均有广泛应用。该项目不仅荣获201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也是土木工程领域鲜有的自然科学奖项。凭借基础领域的重大原始创新,李杰荣膺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ASCE)颁发的“弗洛伊登瑟尔奖章”,成为该奖设立40年来唯一获奖的亚洲学者。同样是这个学院,近年来还陆续走出了德国洪堡基金会洪堡研究奖的全球首位土木工程领域获奖者、第一位获得ASCE“纽马克奖章”的中国学者等多位重量级学者。
创新科研组织形态,支撑更多优势学科冲击一流
论及沪上高校近五年来在学科建设上的进步,很多业内人士都会不约而同地提及“规划”两字。
2013年,上海着手启动编制《上海高等学校学科发展与优化布局规划(2014-2020年)》,并于2015年正式启动实施上海高校“高峰高原”学科建设计划。针对高校学科建设“高原”有厚度、但“高峰”欠高度,市属高校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滞后等问题,本市教育主管部门出台精准扶持举措,让一大批市属院校迎来了发展机遇。
上海实施“高峰高原”学科建设计划后,上海中医药大学的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三大主干学科全部被纳入支持范围。校长徐建光介绍,在市级层面鼓励学科交叉、鼓励“大兵团”学术攻关的政策激励下,学校整合研究机构与学科资源,组建以研究方向为主导、科研平台为支撑、人员按需流动的创新研究院———通过创新科研组织形态,突破学术研究“孤岛化”困局。在第四轮全国学科评估中,这三个学科都获得了“A+”等级。
“很多大学教师过去都有一个错误的认识,认为教学与科研是一对矛盾。其实,大学的主要任务是育人,在建设一流学科的过程中,我们必须鼓励教师做高水平的科研成果,通过学术水平的提升,进一步带动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市政协委员、同济大学副校长顾祥林介绍,过去几年,学校不仅鼓励学者按照自己的兴趣从事科研,也从职称、考核、研究生招生等多方政策进行协同,倡导学者聚焦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行业共性技术组建跨学科团队,抱团攻关。学校在着重提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率的同时,进一步提高申报质量和获批率,特别是加强重点项目的获批率。制度创新,很快让学校尝到“甜头”:这两年,同济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人才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命中率和各类成果的获奖数都创出新高。
坚持“干”字当头,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李志斌说,在统筹优化学科局部的同时,学校进一步完善资源管理机制。比如,通过推进财务重心管理下移,依据学科总体布局和一级学科规划,以先期垫付的方式下拨学科建设经费,启动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工作,一改过去等待经费的被动方式。以学科建设为导向,学校还优化了编制、空间资源、博士招生等资源配置机制,重点支持优势特色学科冲击一流水平。
■本报首席记者 樊丽萍
原标题:上海高校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的学科数,由2012年初的52个增至目前的87个 规划“高峰凸显、高原崛起”学科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