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学校招博士看排名吗 从专科生到复旦博士,再到大学老师的逆袭之路 - 百度...
时间:
admin
专科学校
今天学进高考网小编整理了专科学校招博士看排名吗 从专科生到复旦博士,再到大学老师的逆袭之路 - 百度...,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帮助到考生及家长。
从专科生到复旦博士,再到大学老师的逆袭之路 - 百度...
我这些年的主要经历是(图1): 专科——县城工厂——辞职考研—— 211 硕士——复旦大学博士——海外博后——双一流大学教师
高考失利上了一所专科。入学后,了解到有个专升本考试;也了解到还可以自考本科,不过认可度不高。既然有上升途径,我就打算毕业后通过专升本提升学历。甚至觉得如果能专升本进入211大学,就捡了个大便宜,因为高中时从不敢奢望能考进211。
虽然专升本是在专科毕业时才考的,但我从大一入学就开始准备。拿出高三的劲头,早上上课前学习,晚上吃过晚饭后再去教室自习。
然而大二时政策改变,那所211不再招收专升本。燃起的希望被浇灭,我伤心了好长一段时间。能考的专升本院校没有211,我就不想再考专升本了,觉得再花两年不值得。
然后就想到了自考。那时大二,那个省一年能自考两次,每次最多考四门,如果选个科目少的专业,顺利的话毕业不久就能拿到本科证。拿着自考专业和科目的材料,选了好几天,选定一个叫旅游管理的专业,只考14门,其中英语过四级的话可以免考。我的专业是医学类的,自考选了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专业,但为了能快速拿证,管不了那么多了。
第一次考试报了三门。由于对自考比较轻视,觉得很容易就能过,即使报考了完全陌生的几门课,也没怎么学习,考试前才勉强把教材看完。考试成绩如实反映了我的用功程度:只过了一门。接下来即使每次四门全过,也要在毕业槐卜一年多之后才能拿到本科证。想来想去,最终放弃了自考。
时间过得很快,这个时候已经到大三了。上学期上课,下学期实习、找工作。来不及做什么,大学就结束了。虽然有过挣扎,无奈只能拿着专科毕业证(图2)离开学校。
求职过程相当心酸,“本科学历,两年工作经验”的要求,一次次戳痛我。所以当我得到一份远离家乡和学校的一个县城工厂的offer时,感觉终于解脱了。
入职新鲜劲过了之后,很快就感到无聊。上班时间做得最多的事情,是跟新入职的同事聚在一起聊天。五点就下班,从来不加班。下班就在宿舍上网、看电影、聊天、打游戏。工作生活都很清闲,但我却很焦虑。主要是工资低,工厂效益也不太好,时常传出裁员的消息。入职不久就做离开的打算。
但是离开能去哪里呢?这工作虽然鸡肋,但也是大半年时间能找到的最好的工作。县城消息闭塞,而且也失去了应届生身份,找工作更加困难。想离开却不知道下一步怎么办,非常苦恼。
聊天中得知,有几个本科同事打算考研。他们告诉我,专科也能考研,我内心深处的想法就不安分了。向那几位同事请教了很多铅漏穗关于考研的事情:考研大概流程是什么,什么时候报名,什么时候考试,什么时候复试,考哪几门,公共课、专业课是什么意思,都是在那个时候知道的。
了解的多了,就想亲自试试,于是就跟同事一起报名考研。刚决定考研的时候,我是非常迷茫的。离初试还有两个多月,学校、专业都没考虑好,考试科目更是一点没学。就以一种重在参与的心态,随便选了个学校和专业。
报名之后就开始看书。由于没决定明年还要不要考这个专业,所以主要看英语、政治这两门公共课。很快就体会到“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专业课的书,一本就五百多页,绪论都不能完全看懂;英语更是单词都不认识。
另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没有学习环境。虽然工作清闲,业余时间多,但是住在工厂宿舍,一下班宿舍就很热闹,工友们聊天打牌看电影,一直喧嚣到午夜,根本搜扒学不进。从开始学习到临近考试,两个多月的时间,专业课第一章都没看完。
思考很久,最终,逃离县城、逃离工厂、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使我下定决心:我要考研,我要离开这里!于是在去市里参加初试的前夕,辞掉了工作。
初试成绩惨不忍睹,唯一欣慰的是:我最担心的英语比一区分数线只低了7分,再来一年有那么一点希望。有了一次经验,就不那么迷茫了,知道自己哪里弱,也知道该怎么补强。虽然困难依然很多,但是心理已经有底了。
辞职考研,首先面对的就是经济压力。工厂的工资很低,省吃俭用也没攒几个钱,过个年基本都花光了。在老家学习虽然开销低,但吃饭、穿衣、出行、打电话等也都要花钱。只有支出没有收入,经济压力很大。
能想到的筹钱方法主要有两个:找个兼职工作,或者借钱。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必然会影响学习效果,所以不打算找工作。而借钱看似简单,但是心理压力很大。和我同龄的同学们大多已经工作,可以挣钱养家,有的甚至已经在省城买了房子;而我还要靠借钱度日,实在难以张口。
工作和借钱都不是好方法,但“两害相权取其轻”,为了不耽误学习,只好硬着头皮借钱。找家里要,找同学借。比较幸运的是,家里支持我考研,父母从退休金中每月拿出一部分给我做生活费;从关系比较好的同学那里也借到一些钱。另一方面,更加节俭,能省则省。
有了第一次备考的经验,我知道环境对学习效率的影响很大,于是想去一个有学习气氛的地方学习。家的附近有一所大学,公交车可以直达,就去做了校漂。
先是到处找没课的教室学习,但一天至少转移三四次教室,又累又影响效率。后来终于到找一间专门上自习的教室,并在那里占了一个位置。有固定座位,学习效率明显提高。
此外,在学校还能旁听专业课,一举两得。
由于选择了跨专业,如何学好专业课也是个问题。兴趣对于学好专业课有帮助,但只靠兴趣考不了高分。我根据考研目录买了专业课的教材,还买了一些参考书、习题。然而,自学,特别是一个人自学,没人答疑解惑是个大问题。跨专业学习专业课最郁闷的是:教材中有些内容,字都认识,连在一起看不懂;找遍参考书、习题答案也无法解惑。
还有一个问题是分不清重点非重点。这样会走很多弯路,浪费大量时间。我花了很大力气才学会的一些内容,后来发现根本无足轻重,考试也不考。
每天在学校漂着,自然想到去蹭课。两门专业这学校课都有,用的教材和也我的一样。有老师讲课,学起来轻松多了,有不会的课后还可以问。一个学期就把两门专业课都搞定了。
学校里充斥着各种考研辅导班的广告,从食堂到厕所,从教室到宿舍无处不在。看得多了自然就会有种焦虑:不报辅导班感觉就会比别人少学点东西,就会落后别人。然后就想要不要报辅导班,报哪个辅导班?辅导班价格不菲,政治、英语单科就要数千元;有些“协议班”、“包过班”等加了一堆限定词的,可能上万元。这些钱对于辞职没收入、又不想啃老的我来说,太心疼,最终就没报班。
找教室、蹭课、买资料,这些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必要辅助,最重要的当然还是学习本身。
初试考两门公共课(政治、英语)和两门专业课,这几门课的特点和作用不同,公共课主要目标是过单科线;专业课主要目标是提高总成绩。政治大部人分都能过线,但是考高分比较困难。英语过线很关键,每年不过线的人中,大部分是英语挂了。专业课的分数线都很低,如果都是刚过单科线,总分基本上是过不了线的,所以专业课尽可能多抓分,才有可能总分过线并提高初试排名。
根据各门课的特点,我给自己制定了长期、短期各种学习规划。例如长期规划包括:两门专业课用五个月学完第一遍;英语用三个月时间把考研高频词背一遍,期间做一些模拟题;政治前三个月偶尔看看就可以了。然后把长期计划细分到每天,例如每天学15-20页专业课教材,每节学完后做一套习题;英语单词每天背50个左右,顺便把昨天的复习一遍等等。当然,学习计划也会随进度而变动,但基本上只会增加内容而不会减少内容。这样每天都有充实的学习内容,不会因没有目标而无所事事。
由于跨专业且基础薄弱,每天的学习任务都很繁重。为了完成计划,每天要学习12小时以上。
早上6点起床,吃完早餐赶首班公交车,在车上听辅导班的课,7点前到自习室开始学习。午饭后在校园里逛逛放松一下,然后一直学习到吃晚饭。晚饭后再学一会,赶末班车回家。回家后再学习到11点左右睡觉。考试前两个多月的时候,感觉每天在公交车上一个多小时很浪费时间,就在学校附近租了间房子,这样每天就能学习到自习室关门,学习时间增加了不少。
从开始学习到考研初试,差不多十个月左右,经历了四个季节。夏天教室没有空调,三伏天的中午,一边看书一边流汗,有时候汗滴到书上把书都浸湿了。实在太热的时候就去洗手间用凉水冲把脸,稍微凉快点再继续学。冬天早上起床,从温暖的被窝到没有暖气的卧室,是非常困难的跨度;即使这样,6点半之前也要起床。
考前心理压力巨大,但还好最终没出岔子,顺利参加考试。
初试过线,但排名靠后,处于录取名次附近,非常危险。于是一边准备复试一边联系调剂。专科生考研报考难,调剂更难。不收专科生一志愿的高校,调剂当然不收;即使收专科生一志愿的学校,调剂一般也不收。
大费周折终于联系了一所同意调剂的双非二本,而且调剂日期在211复试之后。也就是说,我可以参加两场复试:一志愿211高校和调剂的双非高校。备胎学校的加试科目跟一志愿学校不一样,且没有准备,但是管不了那么多了,机会多一个总比少一个强。
一志愿复试时挺紧张的,主要担心歧视同等学力。不过最终证明是我多虑了,老师们面试时问的都是专业问题,没有提到我的学历。加试科目也顺利过关。复试结束两天后收到通知:我被录取了!
终于考上了211研究生,完成了一次跨越!
至今仍然记得,收到装着录取通知书的大红色文件袋,我是跳着走的。让那个鲤鱼跃龙门的图像朝外,见到人就想在人家面前晃晃,生怕别人看不见。
研究生的主要任务是做实验、发论文。
重新回到校园,深知这样的机会来之不易,努力学习,努力做实验。做实验很累,有时为了多拿数据,还要通宵做实验(图3)。
我的付出也获得了回报,发了一篇影响因子十几分的论文,凭着这篇论文,不仅拿到奖学金、顺利毕业,还通过申请考核制,获得免试去复旦读博的资格。
想要博士毕业,仅仅努力做实验是远远不够的。导师给我指了一个研究方向,需要我自己构思课题、设计实验、做实验、写论文。一个课题从无到有,直至最终发表出来,做实验是最不需要动脑子的部分,大多是体力活,这些在硕士阶段已经得到充分训练。博士当然也要做实验,但更重要的是想课题。经过博士阶段的训练,我能够自己想课题、做实验,然后讲成一个吸引人的故事——也就是论文——发表出去。
毕业典礼上,我穿着博士服,拿着博士学位证拍照(图4)。
又想起了刚上专科时提升学历的念头,那时的我,绝想不出自己的学历最终能提升到博士(图5)。
毕业后想进高校,但学术圈内卷严重。十几年前,本科毕业就能留校;我毕业时,博士毕业都不容易找到好学校,海外博后加好文章才能有更多的选择。于是又出去做了两年博后,发了一篇Nature子刊再回来找工作。
找工作的过程一波三折,从投出第一封简历到办理入职,历时大半年。最忙的时候,上海、杭州、广州、珠海几乎一天一个地,情绪也是起起落落。
这期间最大的感受,就是第一学历让我很受伤。没想到都博士毕业了,找工作还会因为第一学历是专科而受到歧视。有个二本学校,在我投简历之后,专门打电话过来嘲讽我的第一学历。似乎由于是专科出身,即使拿到复旦博士学位,即使发过Nature子刊,也不配向他们学校投简历。还有个211,打来电话就问了一个问题:看到你简历中XX大学那段只有三年,你是专科毕业吗?得到肯定的回答后,很快就挂了电话。
还好我没被这些嘲讽击倒,在复旦受过的良好训练,Nature子刊的成果,使我有足够自信。最终结果也对得起我的自信,成功得到双一流高校教职。
找工作耗时大半年,身心俱疲。入职后却没时间放松,反而更忙了。上课、做实验、写论文、申请科研经费等等,通常早上八点多出门,晚上十一点左右回家。功夫不负有心人,去年成功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图6)。看到学校报喜新闻中有我的一份贡献,还是挺有成就感的。
拿到项目后,顺利评上研究生导师;顺便又通过人才引进政策落户上海(图7)。
回顾这些年的经历,不安于现状是我离开工厂、提升学历的动力;有目标并且愿意付出艰苦的努力,是改变现状的前提;当然还有运气加成。有了这些,我才实现了从专科到博士的跨越,也从县城工厂的工人转变为一线城市大学老师。
高考失利上了一所专科。入学后,了解到有个专升本考试;也了解到还可以自考本科,不过认可度不高。既然有上升途径,我就打算毕业后通过专升本提升学历。甚至觉得如果能专升本进入211大学,就捡了个大便宜,因为高中时从不敢奢望能考进211。
虽然专升本是在专科毕业时才考的,但我从大一入学就开始准备。拿出高三的劲头,早上上课前学习,晚上吃过晚饭后再去教室自习。
然而大二时政策改变,那所211不再招收专升本。燃起的希望被浇灭,我伤心了好长一段时间。能考的专升本院校没有211,我就不想再考专升本了,觉得再花两年不值得。
然后就想到了自考。那时大二,那个省一年能自考两次,每次最多考四门,如果选个科目少的专业,顺利的话毕业不久就能拿到本科证。拿着自考专业和科目的材料,选了好几天,选定一个叫旅游管理的专业,只考14门,其中英语过四级的话可以免考。我的专业是医学类的,自考选了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专业,但为了能快速拿证,管不了那么多了。
第一次考试报了三门。由于对自考比较轻视,觉得很容易就能过,即使报考了完全陌生的几门课,也没怎么学习,考试前才勉强把教材看完。考试成绩如实反映了我的用功程度:只过了一门。接下来即使每次四门全过,也要在毕业槐卜一年多之后才能拿到本科证。想来想去,最终放弃了自考。
时间过得很快,这个时候已经到大三了。上学期上课,下学期实习、找工作。来不及做什么,大学就结束了。虽然有过挣扎,无奈只能拿着专科毕业证(图2)离开学校。
求职过程相当心酸,“本科学历,两年工作经验”的要求,一次次戳痛我。所以当我得到一份远离家乡和学校的一个县城工厂的offer时,感觉终于解脱了。
入职新鲜劲过了之后,很快就感到无聊。上班时间做得最多的事情,是跟新入职的同事聚在一起聊天。五点就下班,从来不加班。下班就在宿舍上网、看电影、聊天、打游戏。工作生活都很清闲,但我却很焦虑。主要是工资低,工厂效益也不太好,时常传出裁员的消息。入职不久就做离开的打算。
但是离开能去哪里呢?这工作虽然鸡肋,但也是大半年时间能找到的最好的工作。县城消息闭塞,而且也失去了应届生身份,找工作更加困难。想离开却不知道下一步怎么办,非常苦恼。
聊天中得知,有几个本科同事打算考研。他们告诉我,专科也能考研,我内心深处的想法就不安分了。向那几位同事请教了很多铅漏穗关于考研的事情:考研大概流程是什么,什么时候报名,什么时候考试,什么时候复试,考哪几门,公共课、专业课是什么意思,都是在那个时候知道的。
了解的多了,就想亲自试试,于是就跟同事一起报名考研。刚决定考研的时候,我是非常迷茫的。离初试还有两个多月,学校、专业都没考虑好,考试科目更是一点没学。就以一种重在参与的心态,随便选了个学校和专业。
报名之后就开始看书。由于没决定明年还要不要考这个专业,所以主要看英语、政治这两门公共课。很快就体会到“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专业课的书,一本就五百多页,绪论都不能完全看懂;英语更是单词都不认识。
另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没有学习环境。虽然工作清闲,业余时间多,但是住在工厂宿舍,一下班宿舍就很热闹,工友们聊天打牌看电影,一直喧嚣到午夜,根本搜扒学不进。从开始学习到临近考试,两个多月的时间,专业课第一章都没看完。
思考很久,最终,逃离县城、逃离工厂、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使我下定决心:我要考研,我要离开这里!于是在去市里参加初试的前夕,辞掉了工作。
初试成绩惨不忍睹,唯一欣慰的是:我最担心的英语比一区分数线只低了7分,再来一年有那么一点希望。有了一次经验,就不那么迷茫了,知道自己哪里弱,也知道该怎么补强。虽然困难依然很多,但是心理已经有底了。
辞职考研,首先面对的就是经济压力。工厂的工资很低,省吃俭用也没攒几个钱,过个年基本都花光了。在老家学习虽然开销低,但吃饭、穿衣、出行、打电话等也都要花钱。只有支出没有收入,经济压力很大。
能想到的筹钱方法主要有两个:找个兼职工作,或者借钱。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必然会影响学习效果,所以不打算找工作。而借钱看似简单,但是心理压力很大。和我同龄的同学们大多已经工作,可以挣钱养家,有的甚至已经在省城买了房子;而我还要靠借钱度日,实在难以张口。
工作和借钱都不是好方法,但“两害相权取其轻”,为了不耽误学习,只好硬着头皮借钱。找家里要,找同学借。比较幸运的是,家里支持我考研,父母从退休金中每月拿出一部分给我做生活费;从关系比较好的同学那里也借到一些钱。另一方面,更加节俭,能省则省。
有了第一次备考的经验,我知道环境对学习效率的影响很大,于是想去一个有学习气氛的地方学习。家的附近有一所大学,公交车可以直达,就去做了校漂。
先是到处找没课的教室学习,但一天至少转移三四次教室,又累又影响效率。后来终于到找一间专门上自习的教室,并在那里占了一个位置。有固定座位,学习效率明显提高。
此外,在学校还能旁听专业课,一举两得。
由于选择了跨专业,如何学好专业课也是个问题。兴趣对于学好专业课有帮助,但只靠兴趣考不了高分。我根据考研目录买了专业课的教材,还买了一些参考书、习题。然而,自学,特别是一个人自学,没人答疑解惑是个大问题。跨专业学习专业课最郁闷的是:教材中有些内容,字都认识,连在一起看不懂;找遍参考书、习题答案也无法解惑。
还有一个问题是分不清重点非重点。这样会走很多弯路,浪费大量时间。我花了很大力气才学会的一些内容,后来发现根本无足轻重,考试也不考。
每天在学校漂着,自然想到去蹭课。两门专业这学校课都有,用的教材和也我的一样。有老师讲课,学起来轻松多了,有不会的课后还可以问。一个学期就把两门专业课都搞定了。
学校里充斥着各种考研辅导班的广告,从食堂到厕所,从教室到宿舍无处不在。看得多了自然就会有种焦虑:不报辅导班感觉就会比别人少学点东西,就会落后别人。然后就想要不要报辅导班,报哪个辅导班?辅导班价格不菲,政治、英语单科就要数千元;有些“协议班”、“包过班”等加了一堆限定词的,可能上万元。这些钱对于辞职没收入、又不想啃老的我来说,太心疼,最终就没报班。
找教室、蹭课、买资料,这些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必要辅助,最重要的当然还是学习本身。
初试考两门公共课(政治、英语)和两门专业课,这几门课的特点和作用不同,公共课主要目标是过单科线;专业课主要目标是提高总成绩。政治大部人分都能过线,但是考高分比较困难。英语过线很关键,每年不过线的人中,大部分是英语挂了。专业课的分数线都很低,如果都是刚过单科线,总分基本上是过不了线的,所以专业课尽可能多抓分,才有可能总分过线并提高初试排名。
根据各门课的特点,我给自己制定了长期、短期各种学习规划。例如长期规划包括:两门专业课用五个月学完第一遍;英语用三个月时间把考研高频词背一遍,期间做一些模拟题;政治前三个月偶尔看看就可以了。然后把长期计划细分到每天,例如每天学15-20页专业课教材,每节学完后做一套习题;英语单词每天背50个左右,顺便把昨天的复习一遍等等。当然,学习计划也会随进度而变动,但基本上只会增加内容而不会减少内容。这样每天都有充实的学习内容,不会因没有目标而无所事事。
由于跨专业且基础薄弱,每天的学习任务都很繁重。为了完成计划,每天要学习12小时以上。
早上6点起床,吃完早餐赶首班公交车,在车上听辅导班的课,7点前到自习室开始学习。午饭后在校园里逛逛放松一下,然后一直学习到吃晚饭。晚饭后再学一会,赶末班车回家。回家后再学习到11点左右睡觉。考试前两个多月的时候,感觉每天在公交车上一个多小时很浪费时间,就在学校附近租了间房子,这样每天就能学习到自习室关门,学习时间增加了不少。
从开始学习到考研初试,差不多十个月左右,经历了四个季节。夏天教室没有空调,三伏天的中午,一边看书一边流汗,有时候汗滴到书上把书都浸湿了。实在太热的时候就去洗手间用凉水冲把脸,稍微凉快点再继续学。冬天早上起床,从温暖的被窝到没有暖气的卧室,是非常困难的跨度;即使这样,6点半之前也要起床。
考前心理压力巨大,但还好最终没出岔子,顺利参加考试。
初试过线,但排名靠后,处于录取名次附近,非常危险。于是一边准备复试一边联系调剂。专科生考研报考难,调剂更难。不收专科生一志愿的高校,调剂当然不收;即使收专科生一志愿的学校,调剂一般也不收。
大费周折终于联系了一所同意调剂的双非二本,而且调剂日期在211复试之后。也就是说,我可以参加两场复试:一志愿211高校和调剂的双非高校。备胎学校的加试科目跟一志愿学校不一样,且没有准备,但是管不了那么多了,机会多一个总比少一个强。
一志愿复试时挺紧张的,主要担心歧视同等学力。不过最终证明是我多虑了,老师们面试时问的都是专业问题,没有提到我的学历。加试科目也顺利过关。复试结束两天后收到通知:我被录取了!
终于考上了211研究生,完成了一次跨越!
至今仍然记得,收到装着录取通知书的大红色文件袋,我是跳着走的。让那个鲤鱼跃龙门的图像朝外,见到人就想在人家面前晃晃,生怕别人看不见。
研究生的主要任务是做实验、发论文。
重新回到校园,深知这样的机会来之不易,努力学习,努力做实验。做实验很累,有时为了多拿数据,还要通宵做实验(图3)。
我的付出也获得了回报,发了一篇影响因子十几分的论文,凭着这篇论文,不仅拿到奖学金、顺利毕业,还通过申请考核制,获得免试去复旦读博的资格。
想要博士毕业,仅仅努力做实验是远远不够的。导师给我指了一个研究方向,需要我自己构思课题、设计实验、做实验、写论文。一个课题从无到有,直至最终发表出来,做实验是最不需要动脑子的部分,大多是体力活,这些在硕士阶段已经得到充分训练。博士当然也要做实验,但更重要的是想课题。经过博士阶段的训练,我能够自己想课题、做实验,然后讲成一个吸引人的故事——也就是论文——发表出去。
毕业典礼上,我穿着博士服,拿着博士学位证拍照(图4)。
又想起了刚上专科时提升学历的念头,那时的我,绝想不出自己的学历最终能提升到博士(图5)。
毕业后想进高校,但学术圈内卷严重。十几年前,本科毕业就能留校;我毕业时,博士毕业都不容易找到好学校,海外博后加好文章才能有更多的选择。于是又出去做了两年博后,发了一篇Nature子刊再回来找工作。
找工作的过程一波三折,从投出第一封简历到办理入职,历时大半年。最忙的时候,上海、杭州、广州、珠海几乎一天一个地,情绪也是起起落落。
这期间最大的感受,就是第一学历让我很受伤。没想到都博士毕业了,找工作还会因为第一学历是专科而受到歧视。有个二本学校,在我投简历之后,专门打电话过来嘲讽我的第一学历。似乎由于是专科出身,即使拿到复旦博士学位,即使发过Nature子刊,也不配向他们学校投简历。还有个211,打来电话就问了一个问题:看到你简历中XX大学那段只有三年,你是专科毕业吗?得到肯定的回答后,很快就挂了电话。
还好我没被这些嘲讽击倒,在复旦受过的良好训练,Nature子刊的成果,使我有足够自信。最终结果也对得起我的自信,成功得到双一流高校教职。
找工作耗时大半年,身心俱疲。入职后却没时间放松,反而更忙了。上课、做实验、写论文、申请科研经费等等,通常早上八点多出门,晚上十一点左右回家。功夫不负有心人,去年成功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图6)。看到学校报喜新闻中有我的一份贡献,还是挺有成就感的。
拿到项目后,顺利评上研究生导师;顺便又通过人才引进政策落户上海(图7)。
回顾这些年的经历,不安于现状是我离开工厂、提升学历的动力;有目标并且愿意付出艰苦的努力,是改变现状的前提;当然还有运气加成。有了这些,我才实现了从专科到博士的跨越,也从县城工厂的工人转变为一线城市大学老师。
三非博士进专科能行吗
能行。
目前双一流的博士读出来后都感觉前途迷茫,何况是三非博士。
目前圈内看中名校效应,而非是本人的学术/技术造诣,所以目前国内科研院所痴迷于海龟博士还具有海外名校经历的人。
博士读完大多数30岁左右,而立之年。身无分文腊桐,上有老或有可能下有小,跟在大学毕业工作的同学拉开了很大差距,尤其是在金钱储备和成家育子方面。
除非有学术信仰或大佬相助,否则这些三非博士经历将你的人生摧残的面目全非。
医学院看的是它的名气和下面的附属医院,帽子什么的没有那么重要,因为地域性太强了。
比如南方医科,下面有南方医院、珠江医院等牛叉的大医院,它的下属医院招人一般就是从自己培养的人里挑。 南京医科有江苏省人民医院、省口腔等三甲医院,据说只要自己的博士。 小一些的比如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在河南排名前四,招的人也是本校的人,也有人去省人民医院,但是郑大系的医院进不去(护理专业除外)。
因此进入一个四非医学院读博,还是首选自己医学院的附属医院,好进一些。其次选择地域保护没有那么明显的大医院,就是主管单位在省或市卫健委手里的,比如河南省人民医院,里面最多的就是郑大和新医的毕业生。 南京市第一医院、安徽省人民医院等三甲医院。 如果你的学校一般般,那就去市里的三甲应该没问题的,博士的名头还是挺有用的。
说句实在话,目前国内的这种情况,学历依旧是第一位。
三非博士,说句实在话,最少毕业之后,可以去个专科学校当个教师。并且给你副教授的待遇,这还是自己没有追求的情况下。
如果,你非常有上进心,在博士期间,发几篇高质量的论文,再去国外做个访问学者。那你回来以后,就身价不菲了。绝对可以找个更好的单位。
说一个个人遇见的最现实的情况,省内不错的本科院校,评教授的基本条件,是必须有国外学习经验。这就是现实。
目前,国内还有这种学历掮客。组织人员去一些东南亚小国家,混学历。
可见,博士学位的重要性。
1、博士学位,是当前国内常规教育阶段内最高级别的学历评级,博士后不是学历。客观来说, 只要获得博士哗态学位,基本上可以不用担心找工作的问题 ,因为最后的退路就是去学校应聘求职,在考公务员单位的时候,博士往往也不需要参加统一的公务员考试,只需要面试即可。从这两点上看,博士的稳定性还是非常可靠的。请教过不少经有读博经历和最终获得博士学位的人,对于 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的投入,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下还是认为这是非常值得的 。
2、当然,正如题设中所说的,也有很多人会质疑三非高校的博士含金量。这点我认为也不用过于担心, 本身具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的大学,即便在大学的综合实力上并不突出,但是能够获得博士授权的学科专业,还是有相当实力的 。尤其类似很多农林类的大学,类似植物病理学这样的专业,虽然不可能像计算机、金融这样热门,但其专业性依然很强,无论是在高校和机构做科研,还是到政府部门做技术指导和项目管理,高端技术人才的价值依然很高。
3、最后,985、211、双一流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最好的大学,但还是有不少很不错的双非高校可以选择。比如 财经 类的东北 财经 大学、江西 财经 大学,政法类的西南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等,都是很好的专业型传统名校。而在福利待遇和发展空间的选择上,博士也有着本科和硕士不可比拟的巨大优势。 哪怕是上海这样有着严格落户要求的城市,在抢人的时候,依然抛出了应届博士,不限制学校,不用打分,直接落户的政策 。
以上三点,是否能够回答你关于“三非博士读出来有什么用”的问题,如果你还有其它疑惑,不妨在文末评论区留言,一起进行更为细致的交流、探讨。
如果你到了那一个位置,别说全日制大学,就是一个小学毕业生,也可以拿到研究生,博士生文凭,而且完全可以出现在简历之中。
这些人大多是栋梁之才,你说没有用吗?
以前文革时有多少人能正规上学,上一个初中参加工作,只是后来去大学拿一个文凭而已。
至于三非大学能考上博士生也是一个人才,我亲戚女儿三类大学毕业,考上了华科大学研究生,如今在武汉工作,而且还有编制,能说没有用吗?
文凭前一种人是机遇,后一种人是实力,只要有用都行。
三非博士,也是博士,但看是不是有真正能力的博士还是混的博士,很多人把能力与文凭划等乱局源号了,如果是真正有能力的博士人家大公司会通过猎头来挖人,人才难得,真正的牛公司要的是人才,不是要文凭,对于初始就业者,因为不知道到底能力怎么样才从名校直接招,降低选择成本。总之,只要是真正有本事的博士,那怕大专生,都会有大公司求贤若渴!
三非博士也是博士,目前有博士点的大学也是有限的,如果一所大学这个专业有博士点,就说明这个专业在行业内还是可以的。博士不是哪个大学想开就开,想设就设的。所以,有句话是这样说,本科看大学,硕士看专业,博士看老师。如果读博士跟的导师在行业内知名人士,即使学校是三非,也不影响博士毕业以后的就业。有些博士研究方向听起来很古怪,其实,毕业以后很吃香。比如,河南农业大学烟草专业有全国唯一的院士,虽然听起来很不舒服,可是,你要知道烟草行业就业以后的待遇超过你的想象。
三非不怕,怕就怕没有学到真本事,没有跟对导师,真的博士毕业以后,就业还是不成问题的。很多三非博士,在自己本校就业的也很多,有的在研究所,有的在大学内部做老师等等!
不要对博士有偏见,等自己读了博士以后,拿到博士学位,就知道读博士的好,就知道博士想赚钱还是比本科毕业的机会多。
希望国家要重视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提高他们的待遇和就业,他们毕业都快30了,还没有房子住,没有财富,怎么能安心搞自己喜欢的专业呢?高房价的罪魁祸首大家都明白是谁?高房价让几代人不幸福!
别说没用,你要想想四非怎么博士毕业,能毕业就烧高香了。
只要你敢读出来,就不怕没地方去!文科博士如果有多篇南大核心,顺利毕业,去高校还是比较容易的,安家费就能给到60到100万,你说有没有用。
目前双一流的博士读出来后都感觉前途迷茫,何况是三非博士。
目前圈内看中名校效应,而非是本人的学术/技术造诣,所以目前国内科研院所痴迷于海龟博士还具有海外名校经历的人。
博士读完大多数30岁左右,而立之年。身无分文腊桐,上有老或有可能下有小,跟在大学毕业工作的同学拉开了很大差距,尤其是在金钱储备和成家育子方面。
除非有学术信仰或大佬相助,否则这些三非博士经历将你的人生摧残的面目全非。
医学院看的是它的名气和下面的附属医院,帽子什么的没有那么重要,因为地域性太强了。
比如南方医科,下面有南方医院、珠江医院等牛叉的大医院,它的下属医院招人一般就是从自己培养的人里挑。 南京医科有江苏省人民医院、省口腔等三甲医院,据说只要自己的博士。 小一些的比如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在河南排名前四,招的人也是本校的人,也有人去省人民医院,但是郑大系的医院进不去(护理专业除外)。
因此进入一个四非医学院读博,还是首选自己医学院的附属医院,好进一些。其次选择地域保护没有那么明显的大医院,就是主管单位在省或市卫健委手里的,比如河南省人民医院,里面最多的就是郑大和新医的毕业生。 南京市第一医院、安徽省人民医院等三甲医院。 如果你的学校一般般,那就去市里的三甲应该没问题的,博士的名头还是挺有用的。
说句实在话,目前国内的这种情况,学历依旧是第一位。
三非博士,说句实在话,最少毕业之后,可以去个专科学校当个教师。并且给你副教授的待遇,这还是自己没有追求的情况下。
如果,你非常有上进心,在博士期间,发几篇高质量的论文,再去国外做个访问学者。那你回来以后,就身价不菲了。绝对可以找个更好的单位。
说一个个人遇见的最现实的情况,省内不错的本科院校,评教授的基本条件,是必须有国外学习经验。这就是现实。
目前,国内还有这种学历掮客。组织人员去一些东南亚小国家,混学历。
可见,博士学位的重要性。
1、博士学位,是当前国内常规教育阶段内最高级别的学历评级,博士后不是学历。客观来说, 只要获得博士哗态学位,基本上可以不用担心找工作的问题 ,因为最后的退路就是去学校应聘求职,在考公务员单位的时候,博士往往也不需要参加统一的公务员考试,只需要面试即可。从这两点上看,博士的稳定性还是非常可靠的。请教过不少经有读博经历和最终获得博士学位的人,对于 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的投入,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下还是认为这是非常值得的 。
2、当然,正如题设中所说的,也有很多人会质疑三非高校的博士含金量。这点我认为也不用过于担心, 本身具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的大学,即便在大学的综合实力上并不突出,但是能够获得博士授权的学科专业,还是有相当实力的 。尤其类似很多农林类的大学,类似植物病理学这样的专业,虽然不可能像计算机、金融这样热门,但其专业性依然很强,无论是在高校和机构做科研,还是到政府部门做技术指导和项目管理,高端技术人才的价值依然很高。
3、最后,985、211、双一流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最好的大学,但还是有不少很不错的双非高校可以选择。比如 财经 类的东北 财经 大学、江西 财经 大学,政法类的西南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等,都是很好的专业型传统名校。而在福利待遇和发展空间的选择上,博士也有着本科和硕士不可比拟的巨大优势。 哪怕是上海这样有着严格落户要求的城市,在抢人的时候,依然抛出了应届博士,不限制学校,不用打分,直接落户的政策 。
以上三点,是否能够回答你关于“三非博士读出来有什么用”的问题,如果你还有其它疑惑,不妨在文末评论区留言,一起进行更为细致的交流、探讨。
如果你到了那一个位置,别说全日制大学,就是一个小学毕业生,也可以拿到研究生,博士生文凭,而且完全可以出现在简历之中。
这些人大多是栋梁之才,你说没有用吗?
以前文革时有多少人能正规上学,上一个初中参加工作,只是后来去大学拿一个文凭而已。
至于三非大学能考上博士生也是一个人才,我亲戚女儿三类大学毕业,考上了华科大学研究生,如今在武汉工作,而且还有编制,能说没有用吗?
文凭前一种人是机遇,后一种人是实力,只要有用都行。
三非博士,也是博士,但看是不是有真正能力的博士还是混的博士,很多人把能力与文凭划等乱局源号了,如果是真正有能力的博士人家大公司会通过猎头来挖人,人才难得,真正的牛公司要的是人才,不是要文凭,对于初始就业者,因为不知道到底能力怎么样才从名校直接招,降低选择成本。总之,只要是真正有本事的博士,那怕大专生,都会有大公司求贤若渴!
三非博士也是博士,目前有博士点的大学也是有限的,如果一所大学这个专业有博士点,就说明这个专业在行业内还是可以的。博士不是哪个大学想开就开,想设就设的。所以,有句话是这样说,本科看大学,硕士看专业,博士看老师。如果读博士跟的导师在行业内知名人士,即使学校是三非,也不影响博士毕业以后的就业。有些博士研究方向听起来很古怪,其实,毕业以后很吃香。比如,河南农业大学烟草专业有全国唯一的院士,虽然听起来很不舒服,可是,你要知道烟草行业就业以后的待遇超过你的想象。
三非不怕,怕就怕没有学到真本事,没有跟对导师,真的博士毕业以后,就业还是不成问题的。很多三非博士,在自己本校就业的也很多,有的在研究所,有的在大学内部做老师等等!
不要对博士有偏见,等自己读了博士以后,拿到博士学位,就知道读博士的好,就知道博士想赚钱还是比本科毕业的机会多。
希望国家要重视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提高他们的待遇和就业,他们毕业都快30了,还没有房子住,没有财富,怎么能安心搞自己喜欢的专业呢?高房价的罪魁祸首大家都明白是谁?高房价让几代人不幸福!
别说没用,你要想想四非怎么博士毕业,能毕业就烧高香了。
只要你敢读出来,就不怕没地方去!文科博士如果有多篇南大核心,顺利毕业,去高校还是比较容易的,安家费就能给到60到100万,你说有没有用。
比本科还牛的专科学校(比较牛的专科学校)
今天小编辑给各位分享比本科还牛的专科学校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比较牛的专科学校分析解答,如果能解决你想了解的问题,关注本站哦。
比本科还牛的专科学校
比本科还牛的专科学校: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
1、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在辽宁锦州,实力非常强,尤其是交通运输类专业。毕业生很多进入铁路系统和禅袭前地铁工作,就业不比一般本科差。去年在山西理科招生64人,9个专业,全是技术类。
2、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高职专科中为数不多的部属院校,隶属于民用航空局。毕业生很多到民航系统工作。去年在山西理科招生文科20人,理科55人。
3、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是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所属高等院校,很多毕业生进入邮政系统工作。去年在山西理科招生23人,文科22人。
4、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校与华为、腾讯等大牛公司有校企合作,近几年很火的一所学校,换句话,留在深圳,要比很多211毕业去深圳工作的大学生更有优势。去年在山西没招生。
5、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隶属于国家电网,以培养电力一线员工为主。电气相关专业的优秀毕业生有机会直接进入电网编制。就业率达到95%以上,超过了许多本科院校,去年在山西理科招生30人,文科30人.
6、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隶属于空军装备部,主要培养军队装备修理的技术人才,毕业生就业率非常高,去年在山西理科招生29人,文科6人.
7、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在河南开封,是水利行业的“黄埔军校”。就业单位多是世界500强企业,如葛洲坝集团、三峡集团。其中,水利类专业是王牌。去年在山西理科招生32人,文科18人.
8、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在太原市,是首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据我对这所学贺清校的了解,山西相关系统的领导,很多毕业于这所学校,是专科中的985,去年在山西理科招生623人,文科812人.
我国“很牛”的专科院校有哪些?为何被誉“专科中的清华”?
我国“很牛”的专科院校有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天津职业大学,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院等等。这些学校能够被誉为禅芦专科当中的清华,主要是因为这些学校是国家的试点单位,在一些专业技术上是非常强大的,而且在教学包括各方面来说,都是不输于一些本科院校的大多数专业的入学门槛都是能够媲美于二本水平,而且就业率也会比同类大学来说要高很多,当然每年录取的分数线也是比较高的。
对于高考考生来说,再看到自己高考成绩,如果没有达到本科分数线,就会觉得自己要上一个专科学校是非常丢脸的事情,还有一些考生会看到自己刚刚上本科分数线是非常尴尬的,如果直接走本科的话是没有办法上到一个好的本科大学去走专科的话又会觉得非常不甘心,会觉得专科学校是没有出息,就业率不高,其实这种想法都是过于片面。
专科学校的存在是有一定意义的,主要培养的是学生的专业技能,以实用性为主和本科学校还是会存在着比较大的区别,像本科学校会更加注重理论性,所以通过这一点也会让大家意识到,在专科里如果能够很好的掌握一门技术的话,对于未来工作和就业发展来说都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还有些专科学校,就业率已经超过了大部分的本科院校,而且在还没有毕业的时候,未来工作就已经定了下来,这对于大学生来说其实是非常稳当的一件事情,每个月的薪资待遇也是非常不错的。
最后在选择大学学校这件事情上,还是要慎重一些,不要只看本科专科要多方面的进行考量,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学校。
比本科还牛的专科学校名单
我国有一些专科院校办学实力强,毕业生就业率高,培养的学生比一些本科院校的毕业生更受就业市场的欢迎,下面给大家分享比本科还牛的专科学校名单,欢迎阅读!
比本科还牛的专科学校
?我国有一些专科院校的办学实力很强且地理位置比较优越,被称作“专科小清华”,被认为是比本科还牛的专科学校: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该校是国家示范高职和优质专科高职,入选了双高院校A档,是在产教融合方面做得最好的专科院校之一,被誉为中国高职教育的“一面旗帜”。深职院和华为、比亚迪等知名企业关系密切,毕业生就业率很高,2020届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就高达95.9%。
高职骨干专业:物流管理、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游戏设计、汽车电子技术
天津市职业大学
该校是全国首批国家示范高职,也是“双高计划”A档院校,属于国家优质专科。学校广泛与世界500强企业或者行业龙头企业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不断深化产教融合,为毕业生就业拓宽通道。2021届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为93.3%。
高职骨干专业:包装策划与设计、烹调工艺与营养、眼视光技术、老年服务与管理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该校自建校以来办学实力逐年增强,相继入选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国家优质专科院校,还入围了“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具有“双师”素质教师接近所有教职工的一半。2020年该校的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96.40%,基本实现了充分就业。
高职骨干专业:建筑室内设计、工程测量技术、汽车营销与服务、智能交通技术运用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该校位于北京市,地理位置很有优势。2019年,学校入选教育部“双高计划”A档院校。学院一直努力建设师资队伍,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目前聘请的专任教师中86.8%都是硕士以上学位,92.1%具备双师素质。2020年就业质量报告显示,其总体就业率达到了91.53%,不输给很多本科院校。
高职骨干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电子商务
高考填报志愿注意事项
1、应关注省教育厅相关工作的通知,如录取查询,录取工作安排等。
2、本科阶段在补录志愿填报通知下达后应及时核实自己是否已被录取,若实未被录取,应及时按相关要求填报补录志愿。
3、留意高中毕业学校关于领取高中毕业证书的通知。
4、若已查询到被录取,则应保持预留电话畅通,留意邮寄路径,确保真实性。
5、收到录取通知书后,应首先阅读期内所含的新生入学须知,其中包含有需要办理的手续,需要准备的物品,注意事项等。
高考提前批的学校和专业
1、军队院校
军校绝大多数录取的是一本以上的学生,并且对于报考的考生有身体素质等方面的要求,填报志愿时要注意是否符合要求
2、提前录取的普通院校
提前批录取入学后,待遇及毕业证与一本学生没有任何区别。
香港院校;
基地班和实验班。
3、公费师范生院校
公费师范生在被录取后会跟录取学校和生源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签订协议,毕业后要回到本省内中小学任教,服务期为六年。
4、小语种院校
小语种院校的专业都比较冷门,大家在报考小语种院校是要谨慎选择。
5、免费医学定向、其他定向生
此类学校毕业的学生毕业有定向单位接收。
6、提前招飞院校
飞行技术需要在高考前参加了学校的提前单独考试,通过者才有机会报。
7、提前录取的公安、司法院校
该类学校大多二本以上可以报考,但是毕业不包就业,能否到公安司法系统工作有变数,谨慎选择。
8、其他
本硕连读、中外合作、少数民族计划,综合评价高校等等。
比本科还牛的专科学校名单相关文章:
★2022黑龙江本科专科院校名单及排名
★重庆大学在职博士学费多少钱
★985、211大学王牌专业有哪些
★2022河北专科学校排行榜
★云南师范类专科学校名单
★2022山东本科院校名单及排名
★2022福建本科大学名单及排名
★2022高考志愿重点选择学校还是专业
★大连艺术学院是几本
★河北本科学校名单一览表2022
比本科还牛的专科学校是什么?
比本科还牛的专科学校有以下这些:
1、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该校是国家示范高职和优质专科高职,入选了双高院校A档,是在产教融合方面做得最好的专科院校之一,被誉为中国高职教育的“一面旗帜”。深职院和华为、比亚迪等知名企业关系密切,毕业生就业率很高,2020届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就高达95.9%。
高职骨干专业:物流管理、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游戏设计、汽车电子技术。
2、天津市职业大学
该校是全国首批国家示范高职,也是“双高计划”A档院校,属于国家优质专科。学校广泛与世界500强企业或者行业龙头企业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不断深化产教融合,为毕业生就业拓宽通道。2021届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为93.3%。
高职骨干专业:包装策划与设计、烹调工艺与营养、眼视光技术、老年服务与管理。
3、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该校自建校以来办学实力逐年增强,相继入选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国家优质专科院校,还入围了“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具有“双师”素质教师接近所有教职工的一半。2020年该校的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96.40%,基本实现了充分就业。
高职骨干专业:建筑室内设计、工程测量技术、汽车营销与服务、智能交通技术运用。
4、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该校位于北京市,地理位置很有优势。2019年,学校入选教育部“双高计划”A档院校。学院一直努力建设师资队伍,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目前聘请的专任教师中86.8%都是硕士以上学位,92.1%具备双师素质。2020年就业质量报告显示,其总体就业率达到了91.53%,不输给很多本科院校。
高职骨干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电子商务。
5、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日制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B类。
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广东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广东省一流高职院校建设单位,为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教育部“1+X”证书试点单位、职业院校本科层次人才培养试点单位,获准设立广东省博士工作站,入选全国跨境电商专业人才培养示范校。
高职骨干专业:化工生物技术、会计、酒店管理、广告设计与制作。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百度百科-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百度百科-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百度百科-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百度百科-天津市职业大学
有的专科专业比本科还吃香,能说几个吗?
我觉得专科比本科还吃香的专业有,医学类的专业和交通类的专业,还有机械类的专业,自动化的专业以及电气类的专业和建筑类的专业。
在本科学校读专科好吗
从专科专业来说,有本科的老师来教,能够学到更多知识。
我们的学校就有专科生也有本科生,但是学校本部的老师都是教本科,专科专业的学生会在江北城区学习,到了大二的时候才过来本部跟我们一起上课。而上课的时候,老师也有提及到这方面的信息,专科学院的老师,一般只具备教授专科知识、技能的能力,这个在教师资格认证的时候,也会有对应的资格要求。而本科的要求则会更高。所以能够跟本科生一起蔽镇早学习,其实专科生能够学习掌握的知识跟技能就会相对丰富一些。所以无形之中,其实专科生是“占了便宜”的。
从提升个人学历水平来说,考本校的专升本有优势。专科在毕业之后,只有毕业证书,没有学位证书。如果还想要进一步地提升学历,则需宏雀要参加专升本考试。而在本科学习学习的学生,如果对于本部的专业比较满意的话,想要在本科继续考试晋升还是比较有优势的,这样的话,在学习的时候,可以跟该专业的老师进行沟通交流,也有同专业的师兄师姐可以请教。专升本的成功几率大大提高。
对于专科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长期在本科学校生活,接触到的人跟常规的专科院校会不太一样。在生活之中、学习上,都会感受到差异的对比,这样的对比可以刺激到一些专旅宴科生更加积极地进行个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加强,素质的提升。对于专科生来说,其实也算是一件好事。
不过对于混日子的人来说,可能会显得有些多余,毕竟,不管在哪里读书,影响的,无非就是他们打游戏的地方而已。对于这种学生而言,去哪里都一样。
以上,就是学进高考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专科学校招博士看排名吗 从专科生到复旦博士,再到大学老师的逆袭之路 - 百度...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