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范文网 > 报考资讯 > 志愿填报 >

2020高考填报志愿,还在担心所选专业过时?这三个建议一定要牢记

时间: admin 志愿填报

高考,是一场纯实力的比拼,而高考志愿填报,却大不相同,从学校到专业,这背后比拼的除了对学校的知识储备之外,更重要的是对社会职业前瞻性的判断。否则,谁也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大学一读完,发现这个专业找工作就那么难,那时候可真是悔之晚矣。

因此,高考过后,填志愿一定要审慎慎重,切勿只看学校填志愿,也切勿只看专业填学校,那说了那么多,这三个建议考生和家长一定要牢记!

建议一:切勿专断独行,要与孩子融合

这几乎是中国家长的最大“毛病”,却也算是中国家长的优点。

在填报志愿这件事上,常常会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家长学历不高,但会给出具体实质性建议专业,比如学施工、学设计等等,但学校选择碍于自身经验不足,因此这部分选择权常常在孩子手中。

另一种情况则是,不仅仅孩子专业要做主,就连孩子选择什么学校也要做主。

大部分这两种情况,背后都有一个原则性问题:我说了算,你不懂。

也许很多学生并不知道填报志愿有多重要,但家长心中应该要明白许多。越是重要的东西,家长就越希望能够帮助孩子做出选择,这种心理也无可厚非。

但要知道,当我们作出一个看似轻松的选择时,孩子们却要用四年时间去验证这个专业是否学的进去,毕业后还要用数年时间去验证就业问题以及前景是否足够的好。

因此,从这一点来说,全部让学生自己选择肯定也不恰当,最好的办法就是一起商量,一起决策。哪怕很多家长不懂,也能给孩子起到鼓励的作用。

一起商量的好处在于,不仅能够分担填报高考志愿这份压力,还能够让孩子自己承担责任,以免以后自己不喜欢这份专业或者不好找工作,把全部责任丢给父母。

基于以上条件,父母和孩子共同商量就读专业和学校,这是避免陷入争吵和家庭误会的不错方式。尽量做到民主,说服对方的这样一种和谐氛围中。

建议二:先选专业,再选学校

在填报志愿这件事上,很多人都习惯于先填上“某某名牌大学”,然后在名牌大学中选择一个自己喜欢或者有前景的专业。

在人们的既有认知里,的确,一所大学之所以出名,一定是因为那所大学本身,并不是因为某某专业。但实际上,这个想法是错误的。任何一所大学,都有其相对强和相对弱的专业,也就是说,一所大学中,“偏科”是客观存在的。

就跟我们人一样,总有某些科目分数高一些,某些科目分数低一些。因此,在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原则是先确定自己的专业,再去筛选这个专业领域强的学校。

说到专业,很多家长会把自己事业有成的领域专业推荐给孩子填报。这种情况本无可厚非,至少毕业后工作等基本是已经有铺路了,但我们依然要慎重一些。

慎重什么呢?除了孩子自己的喜好,我们还要考虑到未来的“不确定性”。换句话说,没人能保证以后这工作就一定吃香。

建议三:填报志愿,应该以“兴趣”为主

我知道,当我这么说的时候,少不了有人认为诧异。不少人还会说,饭都吃不上的话,还要兴趣干嘛?兴趣不能当饭吃。

对,兴趣的确不能当饭吃。所以填报志愿,应该以兴趣为主,谋生为辅。

兴趣不能当饭吃,但我们可以把兴趣转化成一种谋生的手段。

在填报志愿这种关键时刻,该以兴趣点出发吗?又或者说,填报兴趣,对以后就业有什么影响?

尽管我在前面说,择业可以选择大热的极具竞争力的专业择业。但在最后,我却还是要建议按照兴趣为主,这之间矛盾吗?

我认为,或许并不矛盾。

从小学一路走到高考,今天的学子,你问他们,你热爱学习吗?恐怕很难有几个是真心热爱这件事的。这种思维会导致什么结果?两种结果,一种是高考结束,我自由了,大学里就像脱缰的野马,对学习这件事慢慢失去兴趣。

还有一种结果是,高考结束了,我终于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去上课,也可以干自己喜欢干的事情了,学习这件事慢慢转变从“被动干”,到“主动干”。

不用我说,你也知道第二种结果是最好的。因此,这也是我为什么建议以兴趣点出发。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

未来的职场,更多强调的是专业领域内的“精”,懂点皮毛,不再是一种优势。在竞争力逐渐趋强的职场里,你不真心喜欢,你很难去做到付出比别人更多的时间去精进。

所以,从真心喜欢这件事上出发,所能得益的,甚至是往后几十年的人生轨迹。

千万不要小瞧一个人的热爱。

我知道还有一个实际存在的情况,今天的很多人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热爱什么。尽管这很讽刺,但的确客观存在。

这一情况我的建议是,遵从上图的BOSS直聘专业竞争力排行榜,从里面选择一个自己“感觉”感兴趣的专业。

这个感兴趣,从两点因素出发,一是自己的科目成绩高低相关的专业,另一点就是。根据自己的直觉。

如果你问我,直觉这东西靠谱吗?我只能说,喜欢这件事本身就是遵从人类的感性本能。


67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