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钢:汲取群众智慧 稳步推进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大学建设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站在战略和全局高度,把贯彻落实八项规定作为切入点,把改进作风作为推进工作的突破口,带头在全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我国各项事业深化发展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作为一名高等教育工作者,我深深地感到同济大学的发展与广大师生的期盼仍有差距,与人民的期望依然相距甚远。面对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的严峻挑战,以及高校应当承担的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新时期同济大学的战略目标是什么?如何使学校的发展战略深入到每位师生员工的心中?如何让全校上下齐心协力为实现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当前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能促使大家凝聚共识,汇集众智,共谋发展大计。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很必要、很及时、很有效。
一、以满足群众期待为奋斗目标,广泛凝聚学校发展共识
若没有明确的战略定位作为基石,所有的战术调整最终只会成为一纸空谈。同济大学能否在日趋激烈的国内外竞争中站稳脚跟,朝着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准确、清晰的战略定位、战略目标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因此我们必须弄清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以及我们的人才培养特色在哪里?这些问题弄清楚了,同济大学才能可持续发展。为此,同济大学在百年校庆梳理、总结与凝练基础上,经过近几年的不断探索,在学校第十次党代会上确立了同济大学的发展战略目标——建设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世界一流大学,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能够引领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我们高举可持续发展大旗,走具有同济特色的发展道路,并非是少数领导拍脑袋、“官僚主义”的产物,而是遵循我校办学历史、学科特点、社会服务的办学特色,顺应社会发展趋势,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是广大师生员工期望与智慧的凝聚,是同心协力、集思广益的结果。
当然,统一思想是一个持续且漫长的过程,尽管这一目标具有广泛群众基础,但还有部分同济人持有不同观点。不过全体同济人希望同济大学学术水平更强、人才培养质量更高的愿望是一致的。延安整风持续了三年多,最终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作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全党上下认识一致,达到了空前的团结,为取得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此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意义远不止于“办活动”本身,更重要的是,通过以群众为核心的教育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大家敞开胸怀,各抒己见,把疑虑和困惑都摆出来,共同探讨“可持续发展”对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学校各个方面的工作所带来的深远影响,使同济人围绕学校发展战略团结在一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提出建设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世界一流大学,并非漂亮的口号,并非平庸或中庸的代名词,并非“形式主义”,而是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深深地印上同济的特色。因此,近期学校进一步精细化目标远景的内容和具体实施的步骤,通过以群众为核心的教育实践活动,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实践渗透到学校内涵发展的各个领域,落实到学科、学分、课堂、校园建设、社会服务等每个方面。
二、以赢取群众信任为改革动力,勇于创新学校管理体制
战略目标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一代代同济人大胆改革、锐意进取,经过不懈的努力与艰苦付出换来的。改革是一个披荆斩棘的过程,积极推进改革是破除“享乐主义”的最好形式、最大动力。在长期的改革与前进过程中,要赢取群众的理解与信任,就必须勇于创新学校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与之相适应的现代大学制度,真正实现“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构建起统一领导、多元治理、和谐善治、科学发展的内部治理结构,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成为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是完善大学章程,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大学章程使学校管理体制以及财务活动等重大、重要的问题有章可循,按照教育规律办事、依法治校。在章程制定的过程中,必须处理好共性与个性、远期目标与现实问题、抽象与具体、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等几方面关系。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教授治学、民主管理在学校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党委如何领导、校长如何负责是中国大学制度最根本的问题。对于同济大学而言,我们需要在现有管理体制之下,加强有效沟通和交流,处理好民主决策、集体决策与效率的关系。同时,大学是一个学术机构,学术权力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行政权力要服从和服务于学术权力。在教授治学和民主管理方面,学校重新成立了学术委员会,颁布了《同济大学学术委员会章程(试行)》。学术委员会是学校学术事务的最高咨询和评定机构,下辖教务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工作委员会,职责包括审议学校发展规划,学校学科、专业、重要学术机构的设置,教务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工作委员会等提名组成和工作规则的制定;审定学校学术评价标准和学术条件、学校学术道德规范等。今后我们将进一步理顺各委员会之间的关系,完善委员会工作机制。
二是通过学部制改革,理顺学科与学院的关系。学部制改革是大势所趋,对同济而言显得更为紧迫。由于历史原因,当前我校学科与学院关系还没理顺,存在一个学院有多个一级学科以及一个一级学科分布在多个学院的情况,发展资源散落,难以形成集群优势,久而久之学科就将丧失了竞争力。对此,我们应当转变思路,从上往下梳理,先建学部、强学科,使各个学院在学术上拧成一股绳,大幅提升学科综合实力。只有学科优势奠定了,才能更好地推进其他方面改革工作。
三是深入推进试点学院工作,探索校院管理新模式。土木工程学院作为国家试点学院,是我校教育教学改革特别试验区,代表了同济大学传统的强势学科学院通过改革进一步跃升走向国际一流的方向。土木工程试点学院将开展人才培养体制和管理体制创新,改革学生招录与选拔方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师遴选、考核与评价制度,完善学院内部治理架构等方面的综合改革。同时,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设计创意学院、软件学院作为学校试点学院,参照国家试点学院政策开展试点工作,通过改革破除阻碍教育质量提升的瓶颈,探索校院两级管理体制。目前的各项试点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成效与示范效应初步显现。学校将继续结合实际,进行系统探索,力争将试点学院改革成果总结成可示范、可推广的宝贵经验。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