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范文网 > 报考资讯 > 港澳台招生 >

香港高校内地毕业生就业调查

时间: admin 港澳台招生

编者按:近年来,港校开始大规模在中国内地招生,在众多媒体所炒作下,港校在一时间似乎成为求学者心目中的“伊甸园”,优美的环境、一流的师资队伍,再加上人性化的教学模式,进了港校,似乎中国内地大学生面临的一系列出路问题都离自己而去。而实际上,港校毕业生出路真的像媒体报道中的那样“完美”么?求学香港真的是一片阳光灿烂么?

“去与留”,热话题冷思考

——聚焦二○○六年香港高校毕业的内地学生就业状况见习记者 乐梦融

“高考状元”“高额奖学金”“香港”“高薪”这些充满诱惑的字眼是近日不时见诸媒体的关键词。“读港大还是读北大,留上海还是去香港?”让一批出类拔萃的内地学生有些举棋不定。在香港学成之后又将何去何从?想这事现在太早吗?

昨天,由在港内地毕业生联谊会主办的“第二届中国毕业生发展年会暨东方论坛·中国香港”在香港科技园开幕,基于187位内地学生抽样调查而发布的《2006年在港内地毕业生发展年报》,格外引人注目。

统计数据表明,近3年来,90%的内地学生更愿意在香港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当被问及是否考虑做和自己专业无关的行当,回答“是”以及“可能”的,将近4/5,他们对工作签证的关注程度非常高。但是,要留港工作,并不如宣传的那么轻松。

(“在港内地大学生聆听老校友介绍就业经验”由在港内地毕业生联谊会提供)

1 学士VS硕士

汪同学:南京大学会计系学士,香港某高校社会科学硕士,现在港就业于一家会计事务所

杨同学:香港某高校金融系学士,现在港就业于全球四大会计事务所之一

“没有想到,和我来港之前想的很不一样!如果本科学的不是会计,我估计自己也只能和很多学冷门专业的同学一样,看着签证到期,背上行囊回家了。在香港,光有实力还真不够。”采访小汪的时候,他一边感叹自己的运气,一边为“高学历”在港不能受到“重用”鸣不平。

两年前汪同学拿着奖学金来香港攻读社会科学硕士。他回想,当时想得太简单了:自己综合素质不算差,能言善辩,修学了文理两种专业,名牌大学本科和硕士毕业,在内地的职场,理所当然是被用人单位争抢的香饽饽。

到了毕业关头,看到很多内地同伴在求职过程中落马,小汪这才意识到香港严峻的就业形势。在分析自己的优劣后,他决定还是做当初的“本行”——会计,原因很简单,这能更方便迅捷地拿到工作签证。

“香港的雇主更看重你的实力和经历,面试的时候更多地是问我做过什么而不是学过什么。为你办理工作签证,需要花费太多的精力,所以他们必须确定雇员物 有所值。但我的社会学硕士学位证书像摆设一样被他们抛在一边甚至没有正眼看一下,让我有点心寒。想想后怕,还好没有读博士。”

谈到一些来自内地顶尖学府、在港读硕士、博士的人未能得偿所愿留港工作,据小汪观察,“要么是期望值过高,要么是死扣着本门专业不放松”。小汪说自己早晚是要回内地发展的,并不是为了留在香港而留下。在此获得的可贵的工作经验,在将来肯定派用场。

去四大会计事务所工作,是很多想从事金融业的同学初涉职场时的理想。从香港某高校金融系本科毕业的杨同学向5个会计事务所投出简历,居然来了 4 份录取通知,成了很多硕士、博士羡慕的对象。“在很多硕士还在为自己的工作签证担心的时候,我却在考虑暑假去哪里度假。留港工作对本地大学毕业的金融系本 科生来说,小菜一碟。”小杨同学说得很有底气。

他坦言自己丝毫没有因为只有本科学历的关系在求职中碰壁。他感受最深的是,4年来在社会活动中培养的社交及组织能力,被雇主青睐。

和香港高校毕业的硕士比较,本科学生有更多时间来磨练自身,可以在假期参加工作实践,洞悉社会,4年积累下来(加上预科,香港本地学生是3年 学制),广东话和英语的优势很明显。而很多研究生带来了当初在内地读本科时候的“经验”,抓紧相对短暂的修学时间,一头扎在书堆中,毕业时“甚至连中环这 样的著名商业圈都不知道在哪里”,对社会缺乏基本认知,忽略了人际交往,这在香港这个商业氛围很浓的社会,是犯了大忌。

小杨觉得,4年的本科学习很值得,要想留港工作,价值观念得和当地人合拍,而这种对香港文化的认同感不是一朝一夕能被熏陶出来的。

说到自己的工作薪酬,小杨没有过多回避,3年后拿到2.5万港币以上的月薪是不成问题的。他表示,将来会否回内地发展,等积累了工作经验,3年后获得香港永久居留权以后再讨论。



1 [2] [3] [4] 下一页
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