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生怎样跑完学校和企业“最后一公里”
人们通常把毕业生入职企业这一段称为“最后一公里”。在现实中,大多数人都能顺利跑完,但也有一部分毕业生在这里摔了跤。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在“最后一公里”受挫?怎样才能做好毕业生和企业的无缝对接?日前,由中国国际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会组委会主办、奥鹏教育承办的“2013年中国IT人才教育论坛暨教育部首届全国大学生就业年会”在大连举行,与会者就这一问题进行了研讨。
主持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院长、教授 李家华
嘉 宾:辽宁省大学生就业指导局局长 刘铸
内蒙古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乾达门
大连华信副总裁 佟永江
奥鹏教育职业教育执行总经理 张立凯
把通识能力、学科教育和职业教育融为一体
主持人:今天的话题是就业,当前高校培养出来的人能不能和企业有更好的对接,就业当中存在什么样的结构性问题?
刘铸:大家特别关注当前的就业困难。实际上总量的矛盾和结构的矛盾并存,就业难与否和人才培养有十分重要的关系。我们经常说抓就业,如果不研究人才培养,不研究专业设置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以IT业人才培养和就业为例,按说国家IT业发展这么迅速,应该有大量的岗位需求。但是IT业毕业生就业没有想像的那么好,还有很多企业找不到他们愿意要的人。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我们的教育结构、人才培养结构、人才培养模式跟不上,三者的改革必须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因为我是辽宁省高校专业设置委员会委员,高校设置专业的时候,我经常问有没有找行业专家参与专业设置?有的高校领导说找他们干什么,我是这方面的专家。但是现实表明,学校在设置专业时要与行业专家共同协商。因为培养人才是为了满足社会需求,而不是仅仅得到一个文凭。像企业前些年所讲的为客户提供最佳解决方案一样,如果高等教育能够提出为学生提供最佳培养方案,为社会用人单位提供最佳的用人方案,那我们的就业是没有问题的。
主持人:关于人才和市场的对接问题,我觉得高校存在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问题,是不是企业也存在这样的问题。有人说到哪找人是他的最大难题。大连的软件产业面对一个问题,它以30%的速度增长,相应地需要30%的人才增长速度去满足,所以有人埋怨找不到人。但另一方面,很多毕业生又为找不到岗位发愁,这当中出现了极大的反差。刚才您谈到了课程设置、专业教育,现在问题是能不能跟上市场的发展。比如真正懂云技术的专业教授、老师在哪里,这个专业设置没有?云技术发展非常快,但是我们的教育滞后。今后几年教育培训行业会不会有机会?
张立凯:移动互联网的到来给我们提出一个新的课题,怎样利用好信息化的手段改变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与高校和企业接触的时候,我们看到人才岗位对接不匹配的问题很严重,和行业需求差别很大。有人认为是知识体系没有完全反映我们的科技成果,这种情况导致一味追求新信息技术。比如云技术出现了,条件还没有成熟就硬要把它变成课程和体系。实际上云技术产生两三年后,我们知道数据挖掘的价值。所以,我觉得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培养模式问题。
将来的教育培训行业机会很多,学生和企业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怎么解决,除了学校和企业的功课以外,也需要教育培训产业解决。我们需要把以前那种以班级为核心的授课模式改变一下,变成知识的累积和测评模式,这是企业最需要的。换而言之,今天公司用人可能不看学生是哪个学校毕业的,可能看这些学生通过哪些技术测评。我想这是最有价值的,它的重要性不亚于毕业证书。利用知识技术测评的手段来提高学生的能力水平,把通识能力、学科教育和职业教育融为一体,才能满足企业对各种人才的需求。
引入培训机构和行业提高上岗后的技能和知识
主持人:作为教育工作者、学校领导怎么看大学最后一公里?
乾达门:IT人才的培养在高校也是在摸索当中进行的,现在很多企业觉得高校培养的人才不能拿来就用,到企业能够用上的人才很缺乏。这就给我们提出了要求,学生能否上岗以后就能为企业解决问题?这就要求高校和企业有很好的合作。校企合作做了很多年,但是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校企合作必须要大力推动。企业专家要到学校里面讲一些就业以后职业技能方面的问题,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让学生往哪个方向努力等。
内蒙古师范大学网络技术学院一直在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我们采取“3+1”培养模式,3年在学校里以理论教育为主,包括做人、做事的教育,最后一年在企业实习。我们在“3+1”中引入了奥鹏教育平台,在企业和学校之间搭桥,教育平台给学生们讲解到岗位以后应该注意培养哪些方面的技能、知识。通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到企业工作的时候可以马上着手。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传统的培养模式叫做试用期,现在已经不适用了。现代社会节奏越来越快,不能等待试用期,所以毕业之前学生在企业里面的学习是非常必要的。学生在企业和教育平台的帮助下提高职业技能。
主持人:人才的培养关键的问题就是实践环节。除了实践环节外,从更高的角度讲,可能还需要把潜能开发出来。潜能开发有一个很重要的测量指标就是创新性。我想企业的最大价值在于能不能持续创新。这个问题拷问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同时也拷问我们的企业,在如何培养、选拔创新人才等这方面,企业内部怎样给创新人才提供这样的平台?
刘铸:我们往往赞同一个观点和思路,不细究其可操作性和操作办法。当某一个学校、某一个院系决定要和企业合作,但是具体怎样合作往往不明确。要发挥政府牵线搭桥的作用,如果请他们到学院担任一些职务或讲课,情况会大不相同。
在专业课程设置中渗透社会、企业对岗位人才的需求
主持人:就高校来说,培养创新人才需要一个较好的教育平台作为载体。
乾达门:刚才提到了创新人才,这次大会的主题是大学生就业年会,中央提出了创新人才的培养。但高校搞创新教育缺少好的教育平台和系统的理论知识。李院长主编的创业就业教育教材是一个突破,大家可以借此集思广益,继续做下去,我相信会把这个事情做好。
主持人:我觉得这个教材还是纸上谈兵,作为企业来讲,你们在这方面能够提供什么更多的实践通道和资源?
佟永江:大家刚才讲到了校企合作没有做好,我觉得很大原因就是企业的需求变了。从供应链的角度来讲,学校是供应商,我们有多少老师到企业工作、了解企业?我觉得校企合作要做,在政府主导下来做,学校应研究怎样融入企业,完善自我更新和自我繁殖的机制。
张立凯:培养创新型人才,首先培养目标要创新,培养这样的人才,教什么,怎么教,需要什么样的知识和能力,采用什么办法把静态的知识变成动态的能力,这些过程需要企业参与。企业是购买方,可以告诉你这个人需要达到什么能力,外语需要达到什么水平,但是企业没有能力把这种需求变成能被学校所理解的教学大纲、课程设置和知识点。教育的成功在于老师,教育的失败也在于老师。要培养一个学生的能力一定要通过训练和实践,这个训练和实践要达到项目管理的能力。今天培养的一个学生,他的职业素质够了,到企业之后项目经理把项目拿出来,他马上知道下一步干什么,这样选人的标准达到了。如果把企业的需求变成能够让高校消化的知识体系、教学大纲、教材,问题就解决了。
主持人结语:今天这个论坛有两个重要的主题词,一个是IT人才,一个是大学生就业。怎么解决IT人才和大学生就业的关系问题,大学可做事情很多,政府可以牵头做一些事情,教育培训机构也可以做一些事情。政府、学校和企业共同挖一个人才蓄水池,把我们的人才放到池子中去,用创新的教育思想、先进的培训手段和政府资源的支持,使毕业生成为满足不同层次需要的合格人才。(本报记者 于建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