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范文网 > 报考资讯 > 专业与就业 >

中国矿业大学逾八成毕业生实现到基层建功立业

时间: admin 专业与就业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中国矿业大学逾八成毕业生基层就业

这个夏天,刚从中国矿业大学毕业的王胆远赴云南当上了一名基层煤炭企业的“采矿人”。“西部虽然条件艰苦,却是我们施展才华、实现人生价值的好地方。”王胆说。

“扎根煤海,以矿为家”。在中国矿大,像王胆这样愿意深入基层艰苦行业工作的毕业生越来越多。截至目前,该校2013届毕业生就业率达95.51%,其中,到基层就业的占毕业生就业总人数的84.14%,近半数毕业生主动选择到煤炭、铁路、石油等艰苦行业就业。

上好“爱煤第一课”

对刚进入中国矿大的学生来说,第一课不是书本上的概论或导读,而是走进煤炭科技博物馆,认识各种矿石,学习煤炭知识,了解中国煤炭工业的发展历程,以及知名煤矿企业的发展状况。

“一提起煤矿或煤炭行业,很多人会想到‘黑’、‘脏’、‘苦’。”博物馆副馆长王纪恩说,“但我们要让学生们明白,煤矿并不是这样的,采矿技术在与时俱进,煤炭能源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柱。”

除了上好“爱煤第一课”外,学校还开展了“理想,从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启航”、“志在四方、献身事业、立足本职、奋斗成才”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学校还单独设立了“就业创业”课程教学模块,共开设21门课程,将就业指导贯穿于大一到大四全过程,让学生从一入学就有良好的生涯规划。“我们就是要引导学生做好扎根基层的思想准备。”该校学生工作处副处长胡卫新说。

提升学生基层就业力

于建华是中国矿大2009届采矿工程专业的毕业生,目前在皖北煤电集团祁东煤矿从事技术管理工作。想起刚工作的日子,他说,学校的毕业设计帮了他很大的忙。“第一年工作,我比其他几个同一批来的大学生感觉轻松多了,因为大四时我做的毕业设计就是给祁东煤矿设计一个巷道,所以我对整个矿井的生产布局非常了解。”

近年来,中国矿大改革毕业论文考核模式,将这一环节改为专业综合能力训练,学生可根据专业实际情况,灵活采取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综合实践、调研报告、艺术展演、作品与成果展示等形式。

实战化色彩浓厚的毕业设计是中国矿大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提升学生到基层就业适应能力的有力举措。为了避免出现学生所学专业与工作岗位不契合的状况,学校还实施了按大类招生的办法,即学校不按专业招生,而是根据各学院和专业类别领域招生,到了第四学期,学生对社会需求、学校专业了解后,再根据自身需求选择专业方向。

与此同时,学校还扩大了学生二次选择专业的比例,允许30%的符合相应条件的学生跨学院选择专业,其他学生可在院内重新选择。“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未来的生涯设计进行二次调整,这样才能让人才培养与社会、市场的需求更加契合。”该校校长葛世荣说。

走入矿井把心留下来

今年3月,该校采矿工程专业2013届毕业生韩博来到开滦集团的东欢坨矿业分公司实习,单位不仅安排他在生产科学习,还安排他下井,在井下实习过程中,始终有经验丰富的工人师傅陪在他身边,给他细心的指导和亲切的鼓励。

井下的生活让韩博对煤矿业有了真实的体验。“煤矿工作其实并不危险,但如果我们专业学采矿的人都不愿去煤矿工作,那么,这个行业就会越来越危险。”为了实现“采矿梦”,韩博积极与家人沟通,用各种方法让父母了解煤矿的真实工作环境。当获得父母支持后,他与东欢坨矿业分公司签订了就业协议。

煤炭行业是艰苦行业,大部分企业地处偏僻,安全性、舒适性较差,让学生在基层一线真正留下来,必须要使学生的“采矿梦”植根在现实的土壤中。目前,学校仅在国家大型煤炭企业就建立了70余个毕业生实习就业基地。“实习就业基地既是学生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阵地,也是学生了解煤炭行业、热爱煤炭行业、积极献身煤炭行业的思想教育阵地。”学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罗育超说。

“作为一所煤矿特色学校,我校始终坚持基层就业导向,新中国成立以来,为国家输送了10多万名毕业生,其中,70%奋斗在煤炭工业战线。”葛世荣说,“保障祖国的能源供给,让煤矿开采更加安全,低碳化利用高碳能源,这是矿大在新时期的中国梦。”(记者 沈大雷)

13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