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要设立大小目标 切忌盲目备考
明天就要开学了。虽说准高三生已经历过多次开学,积累了不少适应新学期学习和生活的方法,但作为高考冲刺的最后阶段,高三与往年还是有很大不同。高三生切忌盲目备考,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准确定位,调整心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一般来说,进入高三前,学生都会有一番雄心壮志。不少学生甚至会找来近年高考题一试身手,不论成绩如何都会信心十足。但很快很多人就会陷入低潮,开始出现学习拖拉、效率降低的现象,直到临近开学才紧张起来,疲于完成作业。
高三生首先要准确定位,设立长期目标———高考大目标。高考目标不应只是简单的考试分数,要开始考虑自己向往的学校和专业。由于孩子对社会了解相对匮乏,父母可以协助搜集一些院校和专业的情况,然后把这些信息原原本本地告诉孩子。父母先不要发表自己的观点,可先询问孩子的看法。这个过程非常重要,是让孩子了解自己、准确定位的重要一步,可以引发孩子思考自己的性格、兴趣、职业发展等多个方面。从心理学分析,唯有清晰的目标定位,才能明确奋斗方向,提高复习备考的积极性,最大限度激发学习热情和潜能。做好这一步,既能明确高三的奋斗方向,不至于盲目备考,还能强化父母和孩子的志愿意识,从容应对高考结束后的志愿填报,提高进入理想大学与专业的概率。
在建立长期目标的基础上,高三生要制定短期小目标。虽然心中已有高考目标,但对于还有一学年参加高考的考生来说,其激励作用有限。考生在某次考试出现较大失误时,很可能会因为没有短期目标而长时间不能自拔。因此,高三生要提前设立适合自己的短期目标,如下次月考如何、下次测验如何、下次自己做的课外模拟如何甚至当晚的作业如何等,以便及时强化,使自己始终朝着平缓上升的趋势发展。对于各个目标的制定,考生要结合自己的实力与潜力,既要有挑战性、激励性,又不能好高骛远。
高考是一场持久战,明确目标是成功的关键。但仅有目标远远不够,还要有实现目标的具体计划。很多考生会出现这种焦虑心态:担心自己考不好或考不上某所大学,而后又为“浪费时间思考这些没用的问题”而自责不已,进一步形成焦虑状态,导致负性心态的恶性循乱。高三生要在高三起点就制订具体计划,不要只是空想,要把这些计划、措施写出来,甚至贴出来让父母帮助监督。每天对照计划和措施进行落实,这样可以在一步一个脚印的过程中累积自信感,从而获得更多正性力量。考生要注意的是,计划和措施要因人而异,更要科学有效,不能盲目照搬他人,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并跟任课老师沟通制订。
高三生易出现雄心勃勃与情绪低落混杂的情形,这种大起大落的心态非常不适合紧张的高三学习和生活。
心理学研究发现,面对不良心态,压力与学习结果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持有较高压力或较低压力都将影响发挥。只有保持适当压力才能激发潜力,获得有效结果。那么,什么是适当的压力呢?高三生要树立合适的期望值,即上述提到的合理目标。根据“Yerkes-Dodson定律”,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学习效率随压力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压力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也就是说,考生要准确定位,在难度较小的任务中,持有较高的压力水平有利于目标的实现,而在难度较大的任务中,较低的压力水平反而有利于目标的实现。
可以说,在高三初期首先静下心来,在起跑阶段拔得头筹的可能性就更大。另外,拥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建立合理的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按照事先的计划一步步落实,都是塑造良性心态的前提。同时,适度的体育锻炼也可帮助考生宣泄情感诉求。日常作息要有张有弛。父母也可多为孩子补充应季蔬菜和水果,加大水的摄入量。
进入高三后,随着考试频率的显著增加,当考生不断接收到外在评价时,心态容易出现不稳定的情形。此时,孩子最需要的是教师和父母的鼓励和肯定。另外,父母和教师要引导孩子学会正确的失败归因,让孩子学会总结试卷,找出几次考试中同类的失分点,告诉他这就是努力的方向。心理研究表明,此时能正确归因并做到自主总结的考生,日后产生严重考试焦虑的几率明显低于他人。当然,若考生能在第一阶段就设立短期目标,出现本阶段问题的几率就会下降;哪怕出现,自我调节的成功率也会很高。
希望考爸考妈们能在孩子进入高三的第一时间就引导他们准确自我定位,科学设立目标并落实。愿每名考生都能在开学之初调节和塑造出良性心态,赢在高三起点,为冲刺高考奠定坚实的基础。
北京市第二中学分校心理教师 魏 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