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多所高校发布2015年就业质量报告
近日,本市各高校陆续公布了2015年的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数据显示了界内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新的关注角度和分析内容:不再仅仅局限于岗位和毕业人数比例、毕业生薪酬统计这类数据,而是从就业、创业、深造等更多元的数据统计,来反映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从新出炉的这份统计数据报告来看,不同特色的高校,就业特色也有非常明显的差异,比如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这类研究型高校,本科生的深造比例都达到了60%以上,同时被世界名校录取的比例也难分伯仲;上海财经大学则在金融行业中占据优势地位;而华东理工的毕业生就业方向,制造业占了大头;受益于“一带一路”战略,上外小语种人才紧俏。纵览这一份份报告,从毕业生去向中不难感受到时代特征的脉搏。
复旦:六成本科生国内外深造
■首席记者 姜澎
昨天公布的复旦大学《2015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显示,复旦大学2015届毕业生共7677人,几乎全部毕业生都已落实去处,其中三成毕业生选择了国外深造,而本科毕业生中选择深造的占到六成。不同于理工科专业为特色的高校,复旦大学流向现代制造业的毕业生占毕业生百分比只有个位数,而金融行业、医疗卫生、信息、教育等行业成为毕业生最主要的流向。
本科生深造去向显示复旦人才培养国际化战略成效
报告显示,继续深造成为本科生最主要的选择,而本科生深造的去向显示了复旦大学人才培养国际化战略成效显著。
统计显示,复旦大学2015届毕业生继续深造人数总计2130人,占毕业生人数的27.74%。复旦大学2015届本科毕业生选择在海内外求学的比例为65.09%,相较2013年和2014年,分别提高2.8%和1.65%,彰显了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的优势。
其中,国内升学的总人数为1055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13.74%。按照学历层次区分,本科生国内升学879人,占本科毕业生的33.21%;硕士生升学74人,占硕士毕业生的2.14%;博士生升学(博士后)102人,占博士毕业生的7.57%。录取本科毕业生最多的高校(研究所)除复旦大学外,还包括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近三年,复旦大学本科毕业生国内升学比例保持在33%左右。
复旦大学2015届毕业生出国深造总人数1075人,其中本科毕业生844人,硕士毕业生139人,博士毕业生92人。在明确注明录取学校的856人中,2015年《泰晤士报》全球大学排名前50位高校录取复旦大学2015届毕业生共375人,占注明录取学校人数的比例为43.81%。世界前50位境外高校录取的本科生中,有106人为跨学科升学。
报告显示,复旦本科毕业生出国深造比例近年来一直保持在30%以上,超出C9高校的平均水平。
四分之一毕业生从事的工作与专业非常相关
报告发现,复旦大学2015届毕业生就业单位的行业分布广泛,医疗卫生、金融、信息、教育等行业成为学生就业的主要领域。其中,金融行业为20.92%,医疗卫生行业达到20.51%,信息行业为14.48%,教育科研培训行业为8.68%,现代制造业为5.93%;有25%左右的毕业生就业岗位与自己的专业非常相关;毕业生就业多元化趋势愈发明显;八成以上毕业生留京、沪、粤三地就业。
报告显示,进入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国有、民营企业、三级甲等医院、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企事业单位的毕业生数量超过60%。中小企业、微创企业就业今年在毕业生中也开始逐渐受到欢迎,签约中小、微创企业的毕业生达到171人。
博士毕业生已成为科研技术岗位的中坚力量。2015届博士毕业生中就职医师和卫生技术岗、企业研发和研究岗位、教学科研岗位的人数总比高达87.22%,占绝对优势。博士毕业生进入企业就职共计194名,主要岗位为研发和研究岗,占企业就职总数的86.6%。
近2300名硕士毕业生广泛进入各行业领域,其中金融、IT、医疗卫生为三大主要行业,所占比例超过硕士毕业生就业人数的50%。
其中,在194名企业就职的博士毕业生和1703名硕士毕业生中,进入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博士毕业生比例达到61.34%,硕士毕业生比例达到25.25%。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