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范文网 > 实用文 > 读后感 >

三字经读后感1000字

时间: 新华 读后感

通过写读后感,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作品中的人物情感和思想内涵,这是对作品的深入分析和思考。三字经读后感1000字应该写成什么样的?快来看看三字经读后感1000字,本文为你提供三字经读后感1000字写作技巧和示例!

三字经读后感1000字篇1

朋友们,你们听过“三百千”吗?它是三本中华第一启蒙读物,分别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而《三字经》又位居其首,自然是最重要的了。令人发笑的是我第一次见识这本伟大的书,既不是在学校,也不是在家里,而是在暑假的英语夏令营中接触的。老师告诉我们《三字经》是我国古代历史文化送给每个中国人的遗产。它短小的篇幅,蕴含着许多深刻的道理,脍炙人口、广为流传。它深深地吸引了广大人民,这不止是因为它有生动有趣的人物历史故事,还有它本身富有的内涵。三字一句,两字一韵,四句一组。读起来琅琅上口。 它的词藻朴实无华,并能够深入浅出地了解到我国的历史、文化和礼仪。

在文学讲座课上,我们拜读了这篇文章。我对其中一些句子的印象特别深刻,比如说 “首孝弟,次见闻。”,它的意思是: 一个人首先要学的是孝敬父母和兄弟友爱的道理,接下来是学习看到和听到的知识。我认为,智商很重要,情商更重要。 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是做人的基础,否则,你就不是一个大写的人,而是一个外表是人,内心冷酷的冷血动物。还有像“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包含的意义是: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玉器;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我想一个人的成才之路就像雕刻玉器一样,玉在没有打磨雕琢以前和石头没有区别,人也是一样,只有经过刻苦磨练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在告诉我们蚕吐丝来供我们做衣料,蜜蜂可以酿制蜂蜜,给人们吃。而人要是不懂得学习,以自己的知识来体现自己的价值,那就连小动物也不如了。

《三字经》告诉我们人类只有认识世界,才能改造世界。世界太大了。天空中的星辰和风、雷、雨、电,大地的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鸟兽虫鱼,而人又是万物之灵。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运用掌握的知识去改造这个世界。人类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掌握前人留下来的知识,并以此来开拓更深、更广泛的知识领域,不断地改善人类自身的生存和生活环境。《三字经》让我懂得了为人处事的道理,了解了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与浓郁的文化底韵.在同时也让我结识了五千年来的名人。《三字经》包罗万象,真不愧为中华儿童第一启蒙读物!

朋友们,如果你还没有拜读过这本著作的话,赶快到书店解解眼馋吧!

三字经读后感1000字篇2

经历了多少沧海桑田,经过了多少风风雨雨,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一直毅力于世界之巅,源远流长。其中以少儿启蒙读物《三字经》为代表的作品最为典型。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三字一句、含义简单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但至今为止还未探索出这本书的作者,即使如此,有些人们也把它谱成曲,让优美的旋律净化心灵,升华个人思想,让你在体味韵律的同时,获得并体察到了人生存在的意义以及人的内心世界。

人之初,性本善。

这两句放在《三字经》的开头,一语双关,既从人的本性开始写起,结构明确,也阐述了人的本性,即人出生的时候,天性本来是善良的,通过钱文忠教授介绍:最初提出这一观点的人是儒家思想创建者孟子。在孟子的言论中,重点以“仁”为主,我同意这种看法,因为这种观点可以使很多人避免“雾里看花”,从而走上不归之路,人性本善,是人类内心世界真是的写照。

性相近,习相远。

人的本性差距不大,但是由于受到后天外来环境的熏染,差距越来越大。可见在古代,就有人对“后天环境”做出了评价,认为导致人性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这句“古训”一直沿用至今。在这个繁华都市,形形色色的事物,在给人们增添乐趣的同时,也在无形中改变了人们的天性,沉溺于其中,从而便有了教育。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如果不去接受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受到变迁,而学习的根本办法,就是专一”。这是钱文忠教授对这句话的理解,我对这句话,情有独钟,因为人性格的养成是要受到后天教育的影响,对于18岁以下未成年人,他们没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很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上网、打游戏、逃学、说脏话,这些现象在中学生中已经是很普遍了,而教育就是挖掘他们本性的善良,让他们有一个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这才是社会发展的要求。

对于学习,最重要的条件就是专一。所谓“一心不能二用”。古时,有“江南才子”之称的唐伯虎。幼时,也因“心不专”而受到老师的教诲,但最终当他悟出其中的道理时,技艺已经超过了他的老师。是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为什么有成绩好坏之分呢?仔细想想最根本还是自己的心思问题,是不是花心思学习了,是不是“用心专一”了。当机会从身边溜走的时候,要想想当时为什么不用心一点儿呢?

《三字经》的经典语句,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它就像在人们心中种下一粒思想的种子,慢慢生根、发芽。

三字经读后感1000字篇3

“人之初,性本善”,耳边仿佛回荡着几百年前,私塾里的学童正咿咿呀呀地诵读声,我就情不自禁地拿起书,有滋有味地看起来。

读到“玉不琢,不成器”这句话时,我仿佛看到了一块刚掘出的碧玉,经过工匠长年累月地精雕细琢,成了一件精美绝伦的玉器。人也是这样,要经过很长时间的磨炼、学习、持之以恒,才能成功。可我有时候也不能坚持到底,有些计划实行一两个星期就以失败告终。有一次,我计划每次写完作业就要检查,提高正确率。开始时我还认认真真从头到尾看一遍,检查出些小问题。三四天后,就没耐心了,草草地瞟一眼,看两下,就做别的事去了。凑巧“屋漏又逢连夜雨”,有几天作业特别多,我一写完连看也不想看了,热情从沸点降到冰点。后来几天又偷懒,隔两天检查一次,最后还是没能持之以恒。

《三字经》最后的“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值得我们去深思。这句话的意思是:勤奋努力地学习,一定会获得成功,而天天玩乐、懒惰是没有益处的。我们要引以为戒,应该勉励自己努力去学习。这可以说是全文的点睛之笔,它告诉我们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不可虚度岁月,蹉跎光阴。我们是小学生,爱玩是我们的天性,但我们也要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做到劳逸结合,不要整天沉迷于游戏。学习时也要改掉懒惰的毛病,要一丝不苟、认认真真的学习,不断地提高学习效率,不要浪费宝贵的时间。回想以前,真是惭愧。有一次,我在做一些奥数题,每一道题就像一座座迷宫,让人看得一点头绪都没有。于是,我就懊恼的丢下它们去看电视了。然而,我的脑海里却一直没有丢下那一座座迷宫,心情焦燥不安。可是,引人入胜、趣味横生的电视节目,不久就把我的思绪带到九霄云外去了。直到晚上,我才记起奥数题还没做,心中一阵紧张,没办法,只能挑灯奋战把它们做完了。后来,我才发现其实题目很容易解答,早上却因为偷懒没有认真思考。看来真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啊!学习不就在于勤吗?要是学习不勤奋,再聪明也没用。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人的一生能有几个明天呢?懒惰是我们学习中最大的敌人,我们一定要战胜它,并要持之以恒,不断的超越自己,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三字经》里面还有许多精彩词句,值得我们深思。每天读一读,可以陶冶情操,也可以不断的鞭策自己,让我们离成功更进一步!

三字经读后感1000字篇4

放下电子书,重新开始翻看实体书,选了2本书《两地书》和《钱文忠解读三字经》,先看完的是后者,最直接的原因是后者更白话,除了生僻字,没有太多需要翻查理解的典故历史。

先说说《三字经》。我以前是没有看过三字经的,所以虽然知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但对这个究竟讲什么是没有概念的。特别因为熟悉的部分只有开篇的一部分,在开始读这本书之前,我还一度以为这是古人用来劝学树立道德表率的。而事实上《三字经》包罗很广,让我越读越有趣,也就很快读下来了(此处很快是相对于另外一本书啊)。

《三字经》开篇就是要学习,强调教育,从小开始的教育。之后是要学些什么。最后再次强调要学习,无论年龄无论地位无论处境,都要学习。

孔子成名后还要向小儿学习,虽然我觉得此小儿只会耍小聪明

最吸引我的应该是古人蒙学都学什么。《三字经》里给出的顺序是:品性,数数,常识,语文基础(识字断句),经&子集(精读儒家,泛读百家),历史。其中常识部分涵盖历法、地理、农作物、家禽家畜、道德伦常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经子集部分,简略的介绍了儒家经典和其他各家中的几家代表。历史部分更绝,从三皇五帝一直叙述到明朝灭亡。背熟《三字经》,春秋战国的文化以及历史朝代更替,初中都能应付一二了。

首要要学习的是品性。

接下来要学习数数和常识。

在学习识字断句之后,开始学经子集。

最后,要学史。

古人从小学的东西对我也是有些启发的。无论古今,孩子首先需要培养的都是好的习惯。《三字经》所说的“亲师友,习礼仪”现在也适用,当然现在把品相具化成各种具体的习惯。“首孝悌,次见闻”,品性比知识更重要。虽然我是学工科的,我也很赞同《三字经》中对历史的重视,“考世系,知始终”,民族认同感应该是从民族的历史开始的。

我希望我家娃是个对历史感兴趣的中国娃。

选《钱文忠解读三字经》而不是《三字经》来读,当然是对自己的古文知识没有信心,有个人帮你把涉及的人和事讲的更明白点,总是好的。事实上,这本书真的很口语化,有点像作者钱文忠站在讲台上,有人把《三字经》递过去,他就四句八句的读下来,遇到有故事有来由的地方,就引申开来,说古道今。坐在讲台下的我,就跟着学习一下,看看哪本儒家经典有兴趣拿来读读,再重温一下已经许久没碰过的中国古代史。

808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