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征文
写作文要注意语言的质量和表达方式。要使用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避免出现语法错误和表达模糊的情况。什么样的中秋节的征文才算是优秀的呢?这里整理一些中秋节的征文,方便大家学习。
中秋节的征文篇1
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的传统文化节日——中秋节。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时值三秋半,故名中秋。
仲秋节的.主要习俗:上月、吃月饼,另有嫦娥奔月、玉兔捣药等神话传说。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
中秋前夕,亲朋好友都以月饼为礼互相赠送,因为月饼象征团圆。月饼的款式也是琳琅满目:有凤梨的、香橙的、豆沙的,还有我最喜欢的双黄莲蓉月饼……中秋那天,人们买来了月饼之外的各式各样的东西,大部分都是吃的。傍晚,大家吃着团圆饭,望着天空,都盼着月亮快点出来。晚上,月亮出来了,像个大圆盘似的。这时,大家到阳台上吃着月饼赏月。
我想起了王维写的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我爱中秋节!
中秋节的征文篇2
中秋节,是一个大家团圆的日子。这一天,大家都会聚在一起谈天说地,这种声音是多么美妙啊!
客厅里的热闹,电视正在“活动”中,播放大家都喜欢的节目。叔叔、姨妈、爸爸……在议论纷纷,聊得不可开交。奶奶和表伯母在聊天,在回忆过往的日子。脸上都荡漾着笑容。大家的欢声笑语在环绕着客厅。
中秋节,最重要的.就是——团圆饭。厨房里的热闹,你们瞧,她们正在与厨房对战呢。蔬菜在砧板发出“咚、咚、咚”清脆的声音。就像在弹一首美妙的曲子。虽然蔬菜被切得“粉身碎骨”,但还是成为了一道道美味的家常菜。妈妈和婶婶在厨房里忙得满头大汗,那豆大的汗珠像断了线的珠子,从额头上滑落。姨妈见状,也来厨房帮忙。这种声音是一种欢悦的乐曲,听起来让人的心情充满欢喜。
院子里的热闹。我跟着小伙伴们一起到院子里玩耍,把平日的沉闷全都发泄出来了,跑啊,跳啊,在一起打闹着,变成了一个个顽皮的小猴子。大家的笑容是那么的纯真,那么的可爱。大家在一起打闹发出的那一阵阵笑声是多么的天真。
中秋节成为了生活中的小片段,成为一个美好而又纯真的记忆。
中秋节的征文篇3
中秋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也是团圆节。家家户户欢聚一堂,品尝着美味的月饼,一起观赏圆月。
晚上,我在奶奶家吃完丰盛的晚饭以后,天色也渐渐暗了下来。我迫不及待的拿起小板凳,和爸爸妈妈坐在院子里,一起品尝着月饼,一边望着夜空,等待月亮的出现。
不一会儿,月亮一点一点地探出头来,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一样。以前在我印象当中,一直以为月亮是银白色的,可是今天我发现月亮竟然是淡红偏黄的。月亮向大地洒下朦朦胧胧的月光,像轻纱似得一般温柔,渐渐地越升越高。
这事,奶奶院子里的小菜园在月光的笼罩下,显得格外美丽。红红的辣椒,紫紫的茄子......好像也在欣赏这美丽的月光。蟋蟀也不时唱着优美动听的《小夜曲》,为我们增添了赏月的快乐气氛。
月亮已经升到头顶,在深蓝色的夜空里,月亮显得更美更亮了,像一个又圆又大的圆盘。偶而还飘过几朵调皮的乌云,仿佛在和月亮玩捉迷藏。这时,妈妈指着月亮轻轻地说:“快看,月亮里有什么?"我突然发现月亮上似乎有一些影子,好像是一棵郁郁葱葱的大树,难道那就是传说中的桂花树吗?我又仿佛看到美丽的嫦娥姐姐,怀中抱着雪白的玉兔,在大树下翩翩起舞,和我们一同欢庆中秋。今晚,我被这美丽的月色陶醉了。
我喜欢中秋节,更喜欢中秋节的月亮,太美了!
中秋节的征文篇4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又来到我们的身边。今年的中秋节,我们家与往常大不相同。
妈妈说:“今年的中秋节,我们不去外面吃,自己每人做一道菜,包括你也要出一份力。”说完后,大家都开始急忙开工了。我还在想着做什么菜呢,爸爸已从冰箱里拿出两个鸡蛋,又从橱里拿出小碗,先将鸡蛋轻轻地打出一个小孔,两个大拇指向里面将鸡蛋壳掰成两瓣,鸡蛋就从蛋壳中流出来,爸爸拿出筷子将鸡蛋搅拌均匀;妈妈正在切菜呢,她左手按住菜板,右手紧握菜刀,把生姜给打碎,只见一粒粒芝麻大的生姜粒在菜板上翩翩起舞;再来看看爷爷,爷爷正在洗鱼,他拿出小刀,在鱼的背上“作画”呢;而一旁的奶奶正在给爷爷围围裙,有时,大家满头大汗时,奶奶会拿出纸巾,给她们擦汗。所以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微笑、幸福。
要不,我就给大家煮一顿香喷喷的米饭吧。首先,我拿出准备材料:电饭煲、装米的小桶,还有一件最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大米。我小心翼翼地从米袋里将米取出。接下去就是淘米。我来到水池边,将装米的小桶放进水池的凹槽里,打开水龙头,水“哗啦啦”地落进小桶里。我撸起右手的袖子,把手伸进小桶里,顺时针地转起来,米如同一群顽皮的孩子,在跟我玩游戏呢。
最难的环节到了,就是如何将淘米水从小桶中倒出来。我左手握住小桶的口部,右手托住桶底,将小桶侧过来,水慢慢地流出来,可是我倒水的速度太快了,一不小心米被我全部洒在水池里。我急忙跑到奶奶身边,抓耳挠腮地疑惑着问着奶奶:“有什么好方法倒水时不让米洒出来?”奶奶摸摸我的头吗,微笑着说:“你可以找一个和水桶口大小一样的塑料篓子盖子水桶口,去试试看。”听完奶奶的话,我连忙找到一个红色的篓子盖在水桶上,将水桶侧过来,水慢慢地流着,少数米被水冲到了红色篓子里,但没有再洒出来,我高兴极了!水倒结束后,我将粘在篓里的米轻轻地敲进小桶里。最后就是将米倒入电饭煲,加些少许的水,米饭开始煮了。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每个人的菜品也陆续放在桌上,有色泽鲜亮的宫保鸡丁,酥香爽口炸鸡腿,清鲜醇浓酒酿团子,麻辣鲜香的水煮牛蛙……当然,还少不了我煮的香喷喷的米饭哦!
看着全家人的笑脸,听着全家人的欢笑声,闻着满屋子的香气,我不禁深深陶醉了。这不是一顿普通的饭,这是全家人群策群力、热热闹闹“做”出来的中秋团圆饭,每道菜里都有一种独特的调料,那就是“爱”!
中秋节的征文篇5
中秋节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传统佳节,直到唐朝初年,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清明时,已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主要节日之一。中秋节又名追月节、团圆节、拜月节,赏月、吃月饼是中秋节的主要习俗,有的地方还有点塔灯、舞火龙、烧斗香、放天灯等特殊风俗,中秋节的原始基础是源于先民对月亮的崇拜。
我盼这一天可盼了好久了,现在终于到来了。一大早我和妈妈便来到奶奶家,妈妈和奶奶包了一上午月饼。中秋节的白天没意思,重要的是晚上。晚上,拿出烤好的月饼,它甜而不腻,香而不俗,一看到它我的胃口就大了起来。有甜甜的葡萄干月饼,有散发清香的五仁月饼,好几种不同的月饼,各有特色,都十分诱人,吃哪种呢?没办法,谁让我好吃呢,只好挨着吃了,吃的我肚子圆鼓鼓的,连晚饭也吃不下了。我边吃月饼边抬头望月,那一轮皎洁的朗朗明月,圆圆的、亮亮的、大大的,挂在黑漆漆的天空,银白的月光直泻到地面,照亮了大地。月亮上仿佛还有两个小黑点在蠕动,我想,大概是嫦娥和月兔在月宫里散步,想念人间的后羿吧。
过了一会儿,我们又去天石新城观花灯,有椰树灯、钻石灯、地灯等。五光十色,把天石新城照得灯火通明,美丽极了。人造瀑布也开了,五道银色的水幕从天而降,激起好高好高的水花,像是一幅天然的“窗帘”,为新城增添了好几粉姿色,也把花灯映衬的更美了。旁边还有好几池小喷泉,泉池里涌出十几个小疙瘩,像是天然的“洗手池”,池边围着不少男女老少,在那儿摸那几个“小肿块”,顺便把手也洗干净了。玩健身器材、游乐设施的人更是多不胜数,我等了好长时间也没轮上,为了明天上学不瞌睡,我只好打道回府了。
我爱中秋节,真希望下个中秋节早点到来。
中秋节的征文篇6
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所以被称为中秋或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还要圆,要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中秋前夕,人们都尽可能和家人团聚,取人月双圆的意义,八月十五又叫“团圆节”。
中秋节是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民间传统节日。早在三代时期我国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
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晚上,有赏月、游湖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很少了。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字串9
古时还有祭月和拜月活动。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梨,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有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地方,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月饼与中秋节的联系是在明代。
具有关资料说,当时,北京城市里出现了一种以果做馅的月饼,而人们在中秋节这一天自己制作月饼,用于自身和赠于亲朋好友,以表达团圆和祝贺之意。那时的月饼大小和形状很不规范,差别甚大,其名称也颇特别。
比如,山西省介县一带在中秋节这天,当地老百姓已有合家围坐分食团圆月饼的习俗其制作的月饼名堂多且有趣,如有专供男的食用的月牙月饼,有只限于女的享用的葫芦月饼,还有特别为小孩们准备的“孙悟空”,“兔儿爷”之类的月饼,等等。名目繁多,不一而足。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秋节是人们一直都喻为最有人情味,最有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有人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这一份思念当然会更深切,尤其是一轮明月高高挂的时刻。
中秋节的征文篇7
中秋节,一个美好的节日。今天,我和家人们在顶楼的阳台上静静地欣赏着这中秋的灿烂星空。
月亮妈妈阴天出来的很早,仿佛知道今天是重要的日子。他把脸鼓得圆圆的,就像一块大月饼;成千上万的星星孩子,眨着一双双调皮的眼睛,挤在一张铺着墨蓝色的丝绒大床上,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好像是被这么多人看着害羞了呢!我伸手拿起一块月饼,放入嘴里,“嗯!真香!”我一边嚼着一边说,继续仰望天空。
白茫茫的的银河躺在天空中,灿烂的星群在银河里闪动,像是无数飘在银河里的航标灯。
越是轻柔的,月光如流水般亲写下来,给大地镀上了一层银霜。我久久的望着月,不认将视线移开,忽然,她悄悄地藏到了云后面,害羞了,又一会,他又从云后头探出头来,露出了洁白的笑容。这美丽的`月亮会引得多少有人驻足欣赏,勾出多少诗人的情怀,使得多少人无限地遐想。这令我想起了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此时此刻,身在远方的标的是否也在欣赏这美好的月色?
中秋夜晚的星空是多么美丽,我们一家人继续凝望这天空出神了。
中秋节的征文篇8
今天,20____年9月14日,是20____年的中秋节。
今天姑妈、姑伯、昊子表哥都要来我们家吃饭。俗话说,中秋节时的月亮是圆的,表示一家人团圆,还真不耐。平时,要么昊子哥哥到外地上大学不能回来;要么就是姑伯要谈生意,没有时间来;再就是爸爸要去襄樊工作也不能来。现在,一家人终于能团聚在一起了。
今天菜的类容真丰富:有鸡汤、红烧肉、还有油焖大虾,好吃极了。我先吃了一块红烧肉,好吃极了!又吃了一口油焖大虾,更是好吃,简直就是山珍海味、美味佳肴。
一家人吃完了饭,都坐在沙发上看“中秋晚会”,主题就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表演的节目很精彩,里面还表演了许多幽默的小品,逗得我们哈哈直笑。
突然,我想了一个问题,边问妈妈:“中秋节的来历是什么呀?”
妈妈笑着说:“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与春节、端午、清明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节期为农历即阴历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大致有三种: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古人赋予月亮许多传说,从月中蟾蜍到玉兔捣药,从吴刚伐桂到嫦娥奔月,丰富的墨客纷纷吟咏月亮及月中之事,八月十五月圆时成为抒发感情的极佳时刻。至北宋太宗年间,官家正式定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取意于三秋之正中,届时万民同庆。中秋之夜,明月当空,清辉洒满大地,人们把月圆当作团圆的象征,把八月十五作为亲人团聚的日子,因此,中秋节又被称为“团圆节”。
“哦,原来是这样。”我说。
后来,我们又吃了宵夜——月饼。月饼有很多不同的馅,有:蛋黄馅、莲蓉馅、豆沙馅……。因为豆沙和莲蓉馅太腻了,于是,奶奶泡了一壶铁观音。以前中秋晚会上就有这样一句话:”吃月饼,喝热茶,越吃越热。
我吃着月饼,望着天空,只见一轮圆月,但不是我们常说的一轮皎洁的圆月,天空中有层层清云,如烟似雾,弥蒙在月光下。月晕恰恰是这圆月与清云的红娘,牵于二者之间,淡淡的点上一圈,既不喧宾夺主,又有万般娇态。不禁让我想起了苏轼的那首诗: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吃完月饼后,姑妈、姑伯……向我们告别走了。
这真是一次愉快的中秋节。
中秋节的征文篇9
今天是中秋节,也是一家团圆的日子。
天渐渐暗了下来,我们一家来到阳台观赏月亮。天上的月亮又大又圆,好像白玉做的盘子。此时让我联想到了一首古诗:“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原来诗仙李白就是这么认为的。
妈妈还给我讲了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望着月亮,我仿佛看见嫦娥在月空中翩翩起舞。
当然,中秋节不能忘了吃美味的月饼哦!如今,月饼的种类非常多,有莲蓉味的、有豆沙味的、还有蛋黄味的……
啊!多么美好的夜晚。
中秋节的征文篇10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也是国庆节,我们又迎来了一个小小的长假。每次假期人都很多爸爸提意我们就不出去游玩凑热闹了,我们选择去外婆家。外婆家是在安吉———那里群山环绕,翠竹碧绿是个美丽的竹乡。
清早,我们早早起床整理好物品就上路了,爸爸说要早点,要不然高速肯定又要堵车了。汽车一路飞奔一个多小时我们就到外婆家了。一到外婆家,我就迫不及街的走下去,小弟弟也已经来了,正在门口等着我呢!
我和小弟弟在门前的小路上你追我跑开始玩了起来,沿着门口那条小路我们在路边发现了很多的花,有小野菊,和很多不知名的花可漂亮了。我们边走边摘花。在小路叉口的右边我看见了一种很奇怪的果子,非常像葡萄,可是它确比葡萄小多了,我问妈妈这个叫什么,妈妈说是一种野果子她也不知道叫什么。我在路左边的树上看见了一种奇怪的粉色小花朵,有四个角的,花瓣完全合拢的,拉开花瓣里面有几颗小小的青绿色小果子。我们又跑到了后院的毛竹林,那里有满山遍野的毛竹,有红的、青的、绿的、好多种竹子呢。每到春天这里会长出很多的笋。记得去年外婆在这里还种过胖胖的大冬瓜。
在门口的地上外公在晒稻谷,大片大片的稻谷就像一片稻海,这时跑来一只鸡,它正欢快的吃着稻谷,这只鸡可真幸福,它肯定在想这么多的稻谷什么时候才能才完呢?
外婆家真好,有很多我平时都没见过的有趣的东西,我真想多玩几天,可妈妈说她要上班了,没办法第二天中午,我们吃了中饭开开心心的回家了。
中秋节的征文篇11
我左盼右盼,终于等到中秋节的到来,这一天我过得很快乐。
晚饭过后,我们一家人到院子里一边吃月饼,一边欣赏皎洁的月光。我心里面想嫦娥、吴刚和玉兔是不是也在桂树下吃月饼呢?他们的月饼味道是不是和我们的一样?月亮越升越高,像一个银色的大玉盘。旁边偶尔有几颗顽皮的星星在快乐地眨眼睛,它好像好想问我拿月饼吃。我知道月饼代表团聚、吉祥,它刚开始的时候不叫月饼,叫宫饼、胡饼,后来是杨贵妃给它取了“月饼”这个名字。
大街上,有许多小朋友在放孔明灯、烟花,有的还提着灯笼在游玩。爸爸也给我买了一个美丽的灯笼,我迫不及待地把灯笼点亮,加入到快乐的小朋友里去。明亮的灯笼打破了夜晚的漆黑。这时,人们的欢笑声和烟花的爆炸声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
我爱你,中秋节!
中秋节的征文篇12
中秋节到了,见到月亮,我不禁想起苏轼的一首诗——《中秋月》中的“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今天,我和妈妈拿上了一盒月饼和家人出去野餐,我和妈妈一直都在观赏月亮,这个月亮就是一个小淘气包,一会儿模糊,一会儿清楚。好家伙,他好象就是在和我捉迷藏。我想,一定要把他从云层中揪出来,这时,我拿出一块又圆又大的月饼,对向那正在高空生起的月亮。你瞧,他俩长得一模一样。此时此刻,我想,他一定是代表团圆吧!正在这时,月亮的周围发出了一道道美丽的光环。这一道道光芒四射的光环穿在今晚的月亮身上无比美丽。
我们全家人围坐在这美丽的月光下品尝着代表团圆的、生活甜蜜的月饼,坐在这烛光似的月光下,我想:不正是这月光照亮我们全家,万家灯火,心心相连,家人不在分开,心连心,手挽手。无私的月光既要让所有的人团员,又要当烛光照亮大地,照亮所有的人。多多么不容易一年才赶上一次中秋节啊!
此时,我终于明白了苏轼的《中秋月》是什么意思了。
中秋节的征文篇13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即将来临,这真是令人兴奋。
我喜欢中秋节,因为它有一个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其中一个是这样的:很久以前,天空中突然出现十个太阳,炽热的太阳使水蒸发;这块土地又干又裂。幼苗死了,人们生活在巨大的痛苦中。有一个人叫后羿。看到人们非常不高兴,他一口气爬上了昆仑山,杀死了九个太阳,为了人民的利益,命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升起和落下。后羿深受人们的喜爱,并娶了一位名叫嫦娥的美丽女子。她过着幸福的生活。每个人都把后羿当作老师来崇拜。一个叫逄蒙的人有一颗坏心和一颗魔鬼般的心。他的目的不是学习一门好的武功,而是服用后羿向西王母要的仙丹。一天,每个人都去打猎。假装生病在家,悄悄拿起刀,向嫦娥的闺房走去。然后他破门而入,把女仆吓得魂不附体,半天说不出话来。逄蒙强迫嫦娥交出了长生不老药。看到事情不对劲,她拿着仙丹飞向天空。想到她的丈夫,她飞到了离地面最近的月亮上。后羿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震惊。后羿看了看月亮,发现月亮非常明亮。他尽力赶上月亮,但没能赶上。他必须来到后花园,摆香案,放水果,祈求好运和平安。从那以后,就有了拜月的习俗。
我喜欢中秋节,因为它是一个已经存在了几千年的习俗。在这一天,每个人都会吃美味的月饼、西瓜和其他水果。西瓜不能少,必须切成莲花形状。在一些地方,塔也被烧成了瓦片。
这个中秋节,我想有一个有意义的生活。早上吃月饼;晚上出去,坐在广场上,摆好桌子,放上美味的月饼、西瓜、苹果和其他水果,享受它们。从远处看天空,白色明亮的月亮和美丽
中秋节是最美丽的月份,它充满诗情画意。中秋节是最柔软的月份,如此温柔。中秋节是最晴朗的月份,就像水一样。不知不觉中,中秋节又来到了。在这个中秋节,我感到一种深深的感觉。
中秋节的征文篇14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听到这关于月亮的诗句,使我不得不想起今年美好,愉快的中秋节!
我与爸爸在中秋节的那一天,走进了人山人海的超市。我走到月饼的柜台旁,啊!好多种口味的月饼,如:五仁馅儿的月饼,南瓜馅儿的月饼,核桃馅儿的月饼,果仁馅儿的月饼……看着那美味的月饼,真叫我垂涎三尺。来自:作文大全我和爸爸又买了许多水果和月饼回到了家。看着塑料袋里各种各样的水果,我十分不解的问爸爸:“爸,买这么多的水果干吗?吃不了,不就坏了吗?”爸爸拿着小刀边走向装水果的塑料袋,边对我说:“这些水果不仅要吃,还要拱奉月亮。不是咱们迷信,而是咱们一个传统的习俗,是对明年的寄托。”爸爸说着抱起了大西瓜,你一定会认为我爸爸要把它切开,一起吃了,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因为我爸爸是要把它雕刻成一个漂亮的花篮,作为观赏这可是我们家几年不变的老节目!妈妈还做了许许多多的家乡菜,让我和爸爸大饱口福!
晚上八点种,“荣成月,中华情”中秋节大型晚会正式开始,看着一个个精彩的表演,听着一首首动听的歌曲。忽然,不知是那一位主持人说了一句话:“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另一位主持人应到:“独在异乡唯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听了这两句话我的心情就像,软米粥拌面粉——愁上加愁。想到这里,我就给远在内蒙古的奶奶打了一个电话,我告诉奶奶荣成就在我们附近,听到那苍老奶奶的声音,我不禁想起小时候在奶奶的农家小院,坐在奶奶腿弯,听奶奶嫦娥和月兔的故事……如果可以许愿,并可以梦成真的话,我真希望:我和爸爸妈妈一下子回到内蒙古,与亲人一起吃月饼,一起吃团圆饭。
眨眼间,就到了十点半,中秋节晚会也接近尾声,我不会忘记今年的中秋节,我不会忘记有着奥运会,5、12地震的中秋节,我不会忘记这美好,愉快的中秋节!
中秋节的征文篇15
“小时不识月,呼做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中秋节的月亮总是又圆又亮,好像一盏明亮灯,高高的悬挂在夜空上,照耀着神州大地上的千家万户。
每一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我们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中秋节,这是一个全家团聚的日子。这一天,不论我们身在何方,都会想尽办法和家人团聚,一同庆祝这个古老的节日。这一天,在皎洁的圆月下,家人们团聚在一起,一边吃月饼,一边赏月。那时我们仿佛能看见嫦娥抱着玉兔在月亮上注视人间的后羿、吴刚还在不停的砍着那永远也砍不完的桂花树、仿佛是那金灿灿的桂花把月亮给染黄了。
中秋节的晚上我们都吃什么呢?大家都知道是月饼,圆圆的月饼象征着团圆。大家想知道月饼还叫什么吗?让我来告诉你们吧,月饼又叫胡饼、宫饼、月团、丰收饼、团圆饼等。月饼的名字可真是千奇百怪啊!悄悄告诉你古代是怎么过中秋的哦,在古代,中秋节的夜晚,当月亮升起来时,大家把瓜果、月饼等放在后院的桌子上,伴随着阵阵桂花香,一边赏月,一边吃东西,当然了,还要焚香祭拜月神。有意思吧!
“每逢佳节倍思亲”,每到中秋节那些远离家乡的人们都会格外的想念他们的亲人,我希望中秋节的那一天,每一个人都能和他们的家人在一起,过一个团团圆圆的中秋节!
中秋节的征文篇16
中秋月下,到处都是洒遍了淡淡银光的美妙视野。田野里,惊醒了一片稀疏的蛙叫,此起彼伏,和着祥和的月光,飞向梦境的远方。
今年中秋,是在与父母的简单的一次聚餐中度过的,因为寻常,我甚至找不到一丝值得保存在我记忆匣子里的美好,是因为繁忙的学业掩盖了中秋的味道,更是因为我挚爱的亲人,此时已然不在我身边。我只能从花样日益繁多的月饼中,去找寻,依稀地辨认那些过往。
我又看到了那个忙着品尝月饼的不亦乐乎的我,看到了一张年老而已残旧的桌子,看到外公在月光中隐约可见的慈祥脸庞。那时候,中秋在我脑海中并无概念,因为那时的月亮并无异于评审,可以时常看见,可以让它跟在我身后,很服从,因此对中秋的月亮没了好奇心。可让我对之魂牵梦绕无法忘却的却是一个小月饼。
作为一个对一切具甜味的东西都有着严重情结的我,月饼自然是我所垂涎的,而月饼在我的印象中就简单得只剩下豆沙与砂糖口味了。因此每每中秋,看到外公做起月饼,总会不怀好意地靠近他,好蹭些吃的来。而吃完甜点的我却又露贪婪的眼神,外公此时总会笑着轻抚我的嘴角:“看你这个小馋猫!”于是每一年中秋节,就在这种与月饼的邂逅中悄然度过,而外公,也在每一个月明的夜晚渐显苍老,于是后来,月饼变了味。终于一年的中秋节,外公再也没能和我一起度过。那时起,中秋的月饼再也尝不出甜味——在我心中。即使品尝更多口味的月饼,也难以勾起我的兴趣,习惯了外公做的月饼的我,又怎么吃得下其他呢?
而也是那时起,月亮在我的星空却悄然升起。我开始睁着大眼睛,久久的伫立凝望那一轮极圆的月亮,可心中却有丝丝寒意。错过的月圆已然不能再重逢,而逝去的时光也无力被挽留。中秋节,我依然走在回家的路上,回过头,想抓住背后那缕月光,却见不到月亮。曾错过了无数次的月亮,又怎么会始终如一地跟在我身后,并一如既往地给予我温暖呢?这已然不是那时的中秋了!
梦境里,我走在路上,欢笑着奔跑,一回头,满脸都是幸福的月光,我笑了,月亮也笑了。也许,那样月光洋溢的中秋,只能回忆。
中秋节的征文篇17
中秋这天我早早地起了床看见公公、婆婆在忙碌着我跑过去一看原来是在往盘子里放水果有苹果、梨子、桔子、柿子、葡萄、桃子、菠萝还有像刺猬一样的我也说不上名儿这些水里看了真让人垂涎欲滴呀!放完水果再放香炉并插上香。
到了中午公公双手轻轻地抱着一个像宝塔的东西小心翼翼地放到大门口前的水泥地上用火把这东西点燃过了一会儿等公公干
完后我问公公:“公公这是什么东西?”公公点起一支烟说:“这叫九层香是为了出门不遭受风雨!”我听了点了点头。
终于到了晚上一轮明月正冉冉升起那银色的月光映着几丝羽毛般的轻云美妙极了。吃团圆饭了啊!这么多好菜!全是为了远到而来的舅公公准备的。吃完团饭我们看了中秋晚会看完中秋晚会我突然想起了早上放的那些水果我问婆婆:“婆婆今天早上的那些水果不吃吗?放到那儿等坏呀!”婆婆笑着说:“小傻瓜这些水果是为了敬月亮公公的不是用来自己吃的我们要让月亮公公的不是用来自己吃的我们要让月亮公公吃饱出门才能保平安!”我似懂非懂地点着头。
到赏月的时间了我们大家各自搬了张椅子来到大院子里坐下。大人们在谈论着我看着圆圆的月亮想:“啊皎洁的月亮你引起了多少人丰富的想象。嫦娥偷吃仙药从此寂寞地住在广寒宫内吴刚被罚永远砍不断的桂花树小玉兔儿在广寒里为嫦娥捣药……啊!我多想去和嫦娥做伴多想去慰问受苦的吴刚多想去逗豆那可爱的小白兔儿呀!但都不可能成为现实……”这时妈妈吟起了苏轼写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我吃着香甜的月饼听爸爸讲关于月亮的传说……
夜深了温柔的月光洒满大地一切都像披上了层银纱。房屋、树木都睡了它们像睡在无比宽大的“摇篮”里。我也睡觉了银色的月光把我的房间照亮了
圆圆的月亮伴着我进入了圆圆的梦。
中秋节的征文篇18
今天,是阴历八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吃完晚饭,我和爸爸、妈妈拿着月饼和各种零食去到房产科院内的小花园赏月。
我们到了小花园,摆好吃的,抬头一看,月亮已经缓缓的升起来了!月儿还在往上升,它的身边缭绕着许许多多的云雾,朦朦胧胧的,就像一个害羞的新娘遮着一层面纱,遮遮掩掩的露出了自己的笑脸。现在的月儿跟原来的月儿不一样了,原来的就像是银白色的大玉盘,挂在天空中;而现在它是黄色的,也是圆圆的,不过爸爸说:“虽然今天的月亮很圆,但是明天的月亮会更圆。”有一句话是“十五的月亮十六圆”说的就是这个。
我突然想起了课本上嫦娥奔月的故事,我就给妈妈讲了,主要内容是:远古时代,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人们都倒在地下喘不过气来,有一位英雄叫后羿,这一天,他拉开弓箭射下了九个太阳,只留下了一个太阳,王母娘娘给了后羿一包长生不老的仙药,就交给了他的妻子嫦娥。有一个坏人想得到这包仙药,趁后羿不在的时候就逼着嫦娥要这包仙药,嫦娥急中生智,把药给吞了下去,她的身子便飘了起来,飞到空中,因为她舍不得离开后羿,就飞到离地球最近的月亮上了。这就是嫦娥奔月的故事。我讲完以后,妈妈表扬了我,认为我讲的很好,我很自豪,因为我可以给妈妈讲故事了!
我又想到了姥爷说的:他小时候连苞谷面都吃不上!吃一顿饱饭很困难,都在吃树皮、草根……想想我们现在,还有月饼,有凤梨陷、草莓陷、香橙陷……还有许许多多的零食,我们多幸福呀!想吃什么家长给你吃什么,想要什么家长给你买什么。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虽然我们现在很幸福,但是我们还要省吃俭用,如果东西坏了,我们还可以考率一下买不买,如果生活必须品才买,若是可买可不买就不买了吧!
最后,月亮已经完全升到了天空中,这时候,天渐渐凉了,我们才高高兴兴的回家了。真是个有意思的中秋节!